让老年人老有所乐老有所医
【】 【2021-02-01】 【四川政协报】
关注热点——
人口老龄化是当前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十四五”期间,中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从2015年开始,我省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常住人口比例已连续多年超过20%。老年人口规模的急剧扩大,对“十四五”期间我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将开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综合创新试点。如何让老年群体更好地融入智慧时代,享受优质舒适的健康养老服务,打造高品质老龄友好型城市,既是党委政府改善民生的着力点,也是政协委员建言献策的关注点。
会场声音——
吴琦(省政协委员、省医疗保障局局长):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省政府办公厅专门印发了《关于推进四川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近年来,省医疗保障局会同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单位,不断深化医保支付改革、健全完善医保制度体系、优化医保公共服务,推动全省医保领域各项工作创新发展,努力为老年群体提供优质服务和保障。
为推动成都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从2月1日起,省本级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可以参加成都市长期护理保险,此举将重点解决重度失能人员基本护理保障问题。下一步,我们将逐步扩大参保对象范围,以满足更多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护理保障需求,逐步实现老年群体养老保险、医疗保险、长期护理保险的动态衔接。
医疗保障部门作为医疗服务领域的“战略购买者”,在医养结合工作中也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下一步,将加强与卫生健康等部门、机构的协同合作,针对医养结合工作中的痛点、难点和盲点开展调研协商,共同找准工作的着力点。推动分级诊疗、家庭病床、家庭医生、临终关怀等领域不断创新探索,为制定政策、健全制度提供坚实有力的数据支撑,加快推进医养结合创新融合发展,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养老服务,让老年人真正老有所乐、老有所医。
马骏(省政协委员、省残联副理事长):对于人类社会而言,平等待人、相互尊重是最基本的相处之道。但目前,社会对于老年群体还缺乏足够的尊重和关心,特别是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老年人渐渐成为被时代落下的一群人。如何帮助老年群体重新融入智慧社会?我认为,要在全社会倡导扶老助老的人道主义精神,逐步形成尊老爱老敬老的浓厚社会氛围。
要将无障碍环境建设真正落到实处。各级党委政府应重视公共无障碍、居家无障碍、信息无障碍建设,帮助老年人、残疾人群体走出家门,重新融入社会。应鼓励企业多开发一些符合老年人和残疾人生活习惯的、简便实用的、携带方便的辅助电子产品,帮助他们提升回归社会的能力,不让科技成为困住老人的“电子围栏”。
要加快我省康复辅具产业发展。康复辅具是残障人(包括老年人、残疾人、伤病人)补偿或改善功能、增强社会生活参与能力、提高生存质量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之一。建议由省政府分管领导召集相关部门专题研究,制定未来5-10年四川省康复辅具产业发展规划,并组建省市一体化的专门机构,合力打造西部辅具产业聚集地,推动辅具产业良性发展。
要搭建基于各城市发展实际、资源禀赋、统一开放的社会化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综合创新试点。“十四五”期间,要大力推进社区“适老化”改造,根据老年人的需求精准施策,发展老年教育、老年体育、老年旅游、老年文化等多元服务业态,将“适老化”理念融入各项政策,并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和创新手段,建立为老年人服务的综合信息化管理平台,打造高品质老龄友好型城市。
(记者 姜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