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四川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大会发言摘登(以发言先后为序)

【】 【2024-01-23】 【四川政协报】

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徐科委员的发言

徐科

188体育总书记来川视察时强调,要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前瞻部署未来产业,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构建富有四川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目前,新一代人工智能已成为国际竞争新焦点和经济发展新引擎。四川是国家重要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人工智能产业在技术创新、产业生态、融合应用等方面虽然取得积极进展,但在引领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形成新质生产力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为此建议:

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制定具有前瞻性的政策,鼓励人工智能的研发和商业化应用;设立奖励机制,对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个人和团队给予奖励;成立政府引导基金,专门用于投资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项目和初创企业;大力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园区建设。

二是立足优势强链补链。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建设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农业示范园区,推动智能农业发展。发挥传统制造业基础雄厚的优势,推动制造企业升级为智能工厂。依托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发展人工智能芯片、传感器、自动驾驶等关键行业的研发和生产。发挥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在音乐、影视、动漫等领域,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创造新的内容和形式,提升旅游体验。

三是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抓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机遇,支持成都高新区、天府新区等重点区域成为人工智能产业的高地,吸引国内外企业和人才。把准我省内陆开放高地的定位,提供更多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和内资企业来川投资人工智能领域。定期举办国际性的科技展会(论坛),提升我省在国际人工智能领域的影响力。

四是建设高端人才队伍。依托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等一批高校,联合天府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等科研机构,加强对人工智能领域高水平领军人才的引进,打造高水平的人工智能专业科研团队。把人工智能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必修课,制定人工智能学术规范,鼓励大模型等工具成为智能学伴。加强校企院企合作,建立系列的实训基地和研发中心。

五是综合应对社会风险。人工智能尤其是通用大模型的应用,可能会带来传统的白领工作大量减少、失业者增加。要鼓励从业人员终身学习,以适应市场的变化。要提前准备综合性应对措施,包括建立失业预警制度,强化就业培训和兜底性失业保障政策等。要推动并制定相关法规和伦理标准,以确保人工智能在法治轨道上健康有序发展。

(发言人系中兴微电子人工智能首席科学家)

 

推动民营企业奔赴科技创新的星辰大海

李红燕委员的发言

李红燕

188体育总书记来川视察时明确要求“在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并赋予四川“着力打造西部地区创新高地”的战略使命。目前,我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还存在魄力不够、推力不大、动力不足、实力不强等问题。全省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以中小微为主,2022年认定的14315家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中,全年销售收入超过亿元的2157家,仅占15%,普遍实力较弱、资金困难。

推动民营企业奔赴科技创新的星辰大海,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建议:

一是厚土富壤,加大力度优化创新环境。强化政府主导角色,建立顶层制度设计和底层实施之间的联动机制,以资源配置、利益分配、效益评价等制度创新和机制改革作为突破口,充分释放各类创新主体活力。建立动态监测数据库,做好培育监测和跟踪辅导服务。向大型骨干企业定向推荐“专精特新”企业及其技术产品,推动行业龙头企业对中小企业开放资源要素。

二是增势赋能,找准角度放大平台作用。把发挥实效作为平台建设主要方向和重点内容。围绕产业建好平台,按照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导向,支持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完善国家、省、市三级研发平台梯队。整合、重组和优化现有仪器、数据、信息等,重点推进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科技成果共享服务平台、知识产权综合服务信息共享平台等基础条件建设。评估管理用好平台,在平台管理和运行机制、平台基础条件和人员队伍、社会服务能力和服务效果、未来发展目标和主要措施等方面设立评分标准,加强动态管理和绩效考核。

三是输血送氧,拓展广度破解融资难题。优化产品体系,扩大科技创新券规模和适用范围,扩大“天府科创贷”等规模,推行科技信贷和科技保险。创新应收账款质押、设备质押、环境权益质押等融资方式。提高融资授信,优化科技型企业融资评级模型。

四是夯基垒台,增加厚度提升创新实力。不断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自主科技创新可能性。强化人才带动,加快实施创新型企业家培养计划,用好川渝青年企业家联盟,重点支持青年企业家认领世界难题,解决行业痛点,闯“无人区”、破“天花板”,创建科技硬、增长快的未来领军企业。实施路径指引,优化宣传、推广、激励全流程设计,加大研发奖补、技改支持,弘扬工匠精神,引导企业紧盯科技创新,坚守实业、聚焦主业,形成核心竞争优势。

(发言人系省商会副会长、四川省川联中小企业商会会长、四川新蓉电缆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破局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跑出新型工业化加速度

吴涛委员代表民建四川省委会的发言

 

吴涛

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构建富有四川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188体育总书记来川视察作出的重要指示。我省数字经济2022年已突破2万亿元,占GDP比重已超过35%,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全省230万家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0%,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5%,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目前,我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普遍缺乏清晰战略定位和中长期布局;二是高成本和高失败率阻碍转型进程;三是缺少实操性的转型方式;四是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为此建议:

一、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和创新转型支持方式。出台专门针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专项扶持政策,设立扶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政府引导基金、发行专项债券、探索设立信贷保证保险。借鉴光伏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实践经验,前期加大政府补贴力度,中后期实行补贴退坡,并根据效果动态调整支持力度。以购买服务的方式对商协会和服务机构提供的面向企业数字工厂、数字化转型整体方案规划与咨询项目给予支持,提升企业转型意愿。

二、强化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示范引领。聚焦六大优势产业,以市级和产业园区为政策实施主体,推动链主或平台企业打造一批扎根细分行业的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服务平台,开放数字资源,开发“小快轻准”数字化转型产品,通过低代码平台、开发者平台、技术开源等方式助力“软件即服务”市场生态形成。围绕23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部署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示范工作。

三、建立适应数字化转型发展的标准和安全监管体系。研究编制细分行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指南,出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评价标准,统一硬件设备接口标准;依托行业协会,开办专项培训班。健全完善数据安全监管体系,平衡中小企业数据安全与数字化智能化发展需求,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

四、构建数字化转型可持续发展服务生态。鼓励发展数字化人才外包服务。支持中小企业自主确定数字技能类评价职业(工种)范围,自主设置数字技能岗位等级。鼓励中小企业根据实际需求在学校设立协同创新平台、联合培训中心和研发中心,共同建设实验、实训场景,大力实施订单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依托第三方服务机构,深入中小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诊断服务。

(发言人系省政协常委、民建四川省委会常委、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

 

加快多网融合发展 共建轨道上的双城经济圈

江欣国委员的发言

江欣国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肩负引领西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任。轨道交通网络向来是城市产业与空间体系演进优化的关键推手。近年来,川渝两地深入贯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推动成渝地区轨道交通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是,目前轨道交通多网融合还存在诸多短板。要充分释放成渝地区“双核”更高质量发展动能,就必须加快推动成渝地区轨道交通网络多网融合发展。为此建议:

一、构建区域多层次轨道交通协同运营体系。加强顶层机制设计,构建管理层次分明、责任主体明确、机制完善的协同运营管理体系,协调推进多个轨道交通一体化项目,加速区域轨道交通在物理层面成网成面,推动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运营管理衔接融合。推广“一卡通”“一票式”“一码畅行”,推进干线铁路、城际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安检互信试点。

二、加快建设城市综合交通枢纽。按照“外建大通道、内建大网络、共建大枢纽”的规划思路,加快建设以成都为中心枢纽的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枢纽,增强成都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衔接密度,提高接驳能力,实现多种交通方式高效无缝衔接。重点打造天府国际机场、成都天府站、简州站等综合客运枢纽的“零距离”换乘,升级区域轨道交通网络对泸州东站、达州南站、宜宾站、绵阳站、德阳站等地区客运枢纽的服务支持,逐步提高网络一体化衔接换乘水平。

三、构架智慧化轨道交通信息服务体系。推动以运营数据集约化与智慧化为内核的多层次轨道交通数据协同服务体系,建立成渝地区信息资源共享交换机制,建设区域多制式轨道交通智慧化云脑平台,逐步统一数据采集、处理、交换等标准规范,动态监测路网列车、客流等轨道交通运营状态信息,实现多层次轨道交通间信息服务开放共享。开展以区域多层次轨道交通为核心的一体化出行服务,通过站内固定端、移动端、云媒体向乘客提供及时准确的全过程出行信息,提升轨道交通线网的出行体验。

四、协调国土空间规划与轨道交通布局。平衡轨道交通发展、土地开发与绿色发展之间的关系。深入研究轨道交通多网融合发展规划对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实际影响,充分论证轨道线路土地利用规划的合理性,确定各层次轨道交通的功能定位、建设时序,在创造宜人的城市环境目标导向下,合理配置资源利用,增强国土空间利用与轨道交通布局的融合协调,促进城市居住、交通和服务功能的和谐发展。

(发言人系西南交通大学运输与物流学院教授)

 

推动“两业融合”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李亚莲委员的发言

李亚莲

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提出,要深入实施服务业赋能融合计划,加快培育融合发展主体,建强融合发展平台,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链条延伸、技术渗透、业务关联,促进制造业向“制造+服务”全面转型。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两业融合”,能够有效解决当前我省产业发展所面临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新兴市场占有率不高、竞争力亟须提升等困难和问题。为此建议:

一、引导制造企业向服务型制造转型升级。以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解决方案、个性化定制等作为重点发展模式,引导制造企业向产业链上下游拓展延伸服务环节,提供系统性、集成性或定制性的解决方案,或聚焦某个领域的增值性服务,开发细分市场应用场景,创造服务型制造新场景、新模式、新业态。

二、促进综合服务平台汇聚整合资源要素。以公共服务平台、共性技术平台、共享制造平台、行业供应链管理平台等为基础,围绕生产设备、专用工具、生产线等制造能力提供在线发布、订单匹配、资源共享、关键共性技术联合攻关等服务。发挥综合服务平台和产业大脑汇聚整合资源要素的作用,优化产业发展生态,赋能区域、行业、企业发展服务型制造。

三、鼓励专业服务供应商创新服务供给。以工业设计、知识产权、绿色低碳、总集成总承包、供应链等作为主要发展方向,推动质量标准提升、专利导航、碳账户管理、“零库存”管理、业务流程再造等模式创新,全面提升面向制造业的专业化、社会化和精准化的服务能力。探索工业软件开源社区建设。鼓励开展医养结合融合创新。鼓励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构建从农田到餐桌的集成绿色供应链管理服务体系。

四、培育创建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发挥产业园区集约化发展优势,推动各园区、特色产业小镇打造具有鲜明“两业融合”特色的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完善产业集聚区域基础设施,探索区域制造与生产性服务全方位立体融通发展路径,实现制造业与服务业的精准对接与融合。

五、注重人才培养强化智力支撑。深化产教融合,支持省内高校通过创建国家级、省级现代产业学院,与“两业融合”示范企业共建人才培育基地等方式,培育一批“两业融合”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整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社会组织、龙头企业等资源,探索建立“两业融合”机构库、专家库。完善“两业融合”相关人才评聘机制,推进制造业和服务业专技人才评价互通。

(发言人系省政协常委、提案委员会副主任,绵阳市政协主席、党组书记)

 

打造电影产业龙头“小马车” 拉动文化消费大市场

伍亮吉委员代表民进四川省委会的发言

伍亮吉

2023年,中国电影市场复苏迅猛,年度总票房549.15亿元,今年元旦档更是以总票房15.33亿元迎来开门红。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电影产业高质量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扶持政策,自2020年以来四川票房收入稳居全国第四。但目前四川电影产业还存在发展思路亟待革新、大型龙头领军企业缺乏、产业聚集度不高、电影精品创制不足、影视技术创新和应用不够、传统院线内卷严重等问题。为此建议:

一、出台扶持电影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和政策。借鉴上海、广东等地的有效做法,出台相关扶持政策,重点对具备全产业链条件的电影龙头企业,加大创制影片和全产业链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培育本土化的电影龙头企业乃至全国性的电影旗舰企业,成为促进我省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拉动文化消费的“小马车”。

二、加快构建产业集聚区,引导电影生产要素向四川汇聚。在研判产业前景、突出文化元素、勾画历史脉络、规划产业布局的基础上,发挥领军企业优势,加快推动构建影视文化集聚区,形成影视生态创新引擎。抓住国家级国际传播最高奖——金熊猫奖、世界科幻协会年会和国际科幻大会落户四川等重大机遇,充分发挥四川电影龙头企业的行业组织效能,在参与国际国内重大活动中,吸引电影生产要素向四川汇聚。

三、加强电影龙头企业精品创制和主旋律影片的扶持力度。政府加强引导,扶持省内电影龙头企业精品创作重点项目,设立主旋律影片专项扶持资金。鼓励国有电影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在电影剧本创作、拍摄制作方面加强政府资金前期扶持力度。积极参与全球、全国电影制作分工,不断提升企业专业技术能力。

四、支持电影龙头企业抢占科技前沿。依托四川电影龙头企业现有的电影技术研究基础和应用基础,持续在资金、资源方面给予保障支持,尽快推动形成电影行业的四川自主知识产权和商业化应用的规模优势。

五、推动电影发行放映终端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加大对终端放映龙头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发挥终端放映龙头企业的行业优势,带动四川电影行业抓住全国“分线发行”中国电影产业化改革机遇,实现差异化放映。通过电影专资补贴或奖励政策,支持我省终端放映龙头企业加强技术升级改造。升级电影公共服务,积极探索公益电影多样化供给方式,繁荣文化消费市场。

(发言人系民进四川省委会文化出版工作委员会主任、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艺术中心主任)

 

建好长江国家文化公园 讲好大河文明故事

阮江委员代表社科界别的发言

 

阮江

188体育总书记指出,长江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是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的重大文化工程,承载着讲好中国大河故事、提升中华文化标识影响力的重要使命。四川是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的关键承载区,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四川段)建设,对于谱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巴蜀新篇章具有重大意义。为此建议:

一、把握重点与一般的辩证关系,展现长江文明的独特标识。在规划设计、主题选择、点位安排上凸显四川长江文化价值,重点建设长江首城博物馆、三江口及六大江河等重要场景,形成体现长江文明形态,具有整体性、辨识性、特有性的四川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标识系统。坚持干支联动、点面结合,串联分散资源,合理划分保护利用空间层级和保护等级,构建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利用体系。

二、强化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统一,深挖长江文明的时代价值。以项目建设为载体,深入探究长江文化的起源、脉络、特质等,挖掘蕴含其中的有益于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精神价值;通过环境配套、文旅融合、数字再现等项目,形象地表达长江文化的核心价值;以作品创作为中心,出台四川长江文化创作行动计划和资助办法,聚焦长江题材,推出文艺精品。

三、坚持发展与保护的相互促进,增强传承弘扬的持续效应。按照需保护可传承、需配置可利用、需优化可创新的分类分级思路,加大长江流域四川段文物古迹保护活化力度,做好非遗系统性保护。重视四川长江流域传统戏曲、传统剧目、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展示;将数字技术、科幻文学、动漫文化、非遗事象、藏羌彝民族文化等融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文创活动;实施长江流域城市文化主题和人文凝练展示工程,推动城乡历史文化资源和现代生活有机融合。

四、注重源头与流域的整体联动,构建长江文明的系统表达。四川是长江文化形成、融合、发展的起始区域,应强化“上游意识”、担起“上游责任”,牵头联合沿江省市协作共建,通过举办长江黄河与世界江河文明论坛,实施长江流域跨区域文化资源整合保护利用工程,组织中国式现代化长江万千气象采访、观光、体验系列活动,开展长江两岸“共饮一江清水”生态保护系列活动等,共同推动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共同加强长江文化传承弘扬。

(发言人系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中航安盟财产保险有限公司总裁)

 

完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 推进健康四川建设

唐耘熳委员的发言

唐耘熳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省在乡村医疗机构“硬件”设施条件明显改善的同时,“体系”的短板更加凸显,一些地方“重城轻乡”“重大轻小”的观念尚未转变,财政等资源向县级医院集中,严重挤压了乡村医疗机构生存空间,民族地区、边远山区乡村医生断档问题还十分突出。为此建议:

一是根据人口变化,合理配置乡村两级资源。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布局要按照宜乡则乡、宜村则村原则,合理配置乡村两级资源,从注重机构全覆盖转向注重服务全覆盖,尤其要根据服务人口、交通状况、地理条件等因素调整村卫生室设置,对服务人口较少的村,可通过乡镇卫生院定期巡诊、派驻以及邻(联)村延伸服务等方式提供服务,避免医疗卫生服务“空白点”,减少资源浪费。

二是坚持县域统筹,提升乡镇卫生院服务质效。全面推开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统一医共体编制、经费等,辐射引领乡镇卫生院能力提升,支持全省不低于20%的乡镇卫生院开展一、二级常规手术。加大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的培养力度,支持乡镇卫生院开展康复、护理、医养等服务,积极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突出以城带乡,实行城市三级医院包县、二级医院包乡、乡镇卫生院包村工作机制,以市(州)为单位,确定包保对象、细化帮扶清单。推广“车载流动医疗服务”等有效做法,开展送医下乡,解决群众看病远、看病贵等问题。

三是拿出真招实招,切实解决乡村医疗卫生人员的后顾之忧。推进做实县管乡用、乡聘村用工作,鼓励优秀人才、优质资源下沉到基层一线,对基层医疗单位长期聘用的编外人员、表现优秀且取得相应执业资格的在岗村医,可在乡镇卫生院招考在编工作人员时优先录用。单独分组评审基层卫生高级职称,对边远地区适当放宽学历和年龄等限制。提高村医待遇,增加绩效工资总量、提高绩效工资考核比重,保留合规津贴和节假日出诊、夜间出诊等劳务补贴。鼓励各地为乡聘村用的乡村医生购买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意外保险。

四是完善医保政策,加大向乡村倾斜力度。调整支付比例,在设定基层病种或在医疗机构调整系数上,对乡村医疗机构进行倾斜,县域内医保基金用于乡村医疗卫生机构的比例原则上应与县域内农村人口比例相适应。因地制宜推进处方权和医保报销逐步覆盖到村,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便利的基本医疗服务。

(发言人系省人民医院小儿外科主任、儿童医学中心副主任)

 

推进被动型养老向积极型享老转变

王正委员代表民盟四川省委会的发言

王正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老龄工作,老龄政策法规体系日益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建成,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目前,老龄政策和养老工作主要聚焦于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居等被动型“养老”,而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积极型“享老”格局尚未形成。为此建议:

一、把积极养老作为养老服务政策制定的出发点。将我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和政策体系的主基调提升为积极老龄化并落地实施,促进“环境—政策—制度—文化”等社会支持体系协同转型。做好“养、医、居”工作,在“乐、学、为”等方面持续发力,构建“积极养老”服务体系,指导全省养老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满足老龄群体需求,实现老有所乐。以社区服务综合体为依托,打造全生命周期的综合服务“共同体”,串联各类群体文化精神活动,实现老年文化精神活动与其他群体活动之间的联动。将各年龄段公共服务设施功能进行空间上的叠加组合,让老人与儿童有更多互动机会,促进代际融合。把握老年群体特点,帮助老年群体融入数字化生活,开发适宜老年群体的智慧养老服务终端产品,开展针对老年人基本网络技能培训。

三、有效整合社会资源,保障老有所学。建立老年教育统筹协调领导小组,定期讨论研究老年教育相关问题。建立老年教育经费投入长效机制,整合老年教育公共资源并撬动社会力量参与老年教育办学。明确教育部门作为老年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业务指导和师资培训。在城市地区探索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允许高校、职业教育学校利用自身优势举办老年大学。支持民办老年教育机构发展,鼓励民办老年教育向社区延伸,填补公办老年教育空白点。在农村地区依托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APP等途径,为无法前往实体机构学习的老年人提供更多接受教育的机会。

四、激活老龄人口红利,鼓励老有所为。准确把握60-69岁低龄老年人力资源价值,为其劳动就业创造机会;培养和提高老年人就业创业的意识和技能,帮助保持工作能力并延长工作周期;建立健全保障老年人劳动参与权益的政策机制,强化对企业吸纳老年劳动力的支持和监督;依托社区培育发展老年公益互助组织,在深化“时间银行”试点基础上,推广“育儿助手”“银发族菜园”等模式,扩大老年人劳动参与范围;整合为老服务信息平台资源,为老年人就业创业和参与公益提供信息咨询、教育培训、权益维护等服务。

(发言人系民盟四川省委会委员、四川省以工代赈办副主任)

 

以百强县为牵引 构建县域经济发展雁阵新格局

许小君委员代表民革四川省委会的发言

许小君

在我国县域经济百强排序中,四川从2019年无1县入围到20237县上榜,充分展现了“四川速度”。当前,我省县域经济整体已呈“雁阵”发展格局,但相比全国先进省市的百强县,我省县域经济“经济总量偏小、分布不均衡、带动作用不明显”等短板较为明显。短板较为明显。实现百强县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持续增长,形成由“头雁”带动“雁阵”、多点引领新格局,对于深入实施“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推动四川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为此建议:

一、推动百强县争先进位,形成“头雁”振翅。瞄准千亿大关,强力推动现有百强县提质增速上规模。一是持续深化改革,进一步向百强县下放经济和社会行政审批权限,赋予更多资源整合使用的自主权,扩大百强县中“省直管县”试点范围。二是依托商业航天、特冶新材料、锂电等优势产业,实施县域百亿主导产业培育行动,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加快向优质企业集聚,增强先进制造业发展能力,加快打造高能级产业发展集群。三是规划建设高端航空装备技术、特殊钢材、绿色低碳等科技创新中心,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推动政产学研协同发力,打造西部地区县域创新高地。

二、加快百强县冲刺扩容,形成“两翼”进阶。深化百强县培育行动,加快补短板强弱项,围绕产业发展、创新驱动、平台载体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在资金、用能等方面“一县一策”倾斜支持,将广汉市、仁寿县等列入重点培育对象,把泸县、南部、大竹、威远等县纳入重点扶持对象,加快缩小与全国百强县差距,力争尽早入围,实现百强县“两位数”突破。

三、强化百强县区域引领,形成“群雁”齐追。一是统筹行政区划空间和经济地理空间,比如,探索建立简阳—仁寿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线县域经济副中心,支持射洪—三台组团建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弧县域经济副中心,构建“省、市、百强县、一般县”的多层次经济副中心,重塑县域经济发展新版图。二是以百强县为中心,推动区域毗邻、资源相似、产业同构的县域加强协作,形成产业链条上下贯通、产业集群相互融合的产业发展联合体。三是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加强百强县与不相毗邻县域之间的协同发展,合作开发飞地园区,共建技术研发中心、产业应用基地、售后服务中心等,推动人才、资金、土地等要素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促进跨地域经济发展,实现五区共兴。

(发言人系绵阳市政协副主席、民革绵阳市委会主委)

 

培育新产业新业态 引领现代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廖伦志委员的发言

廖伦志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对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作出全面部署,强调加快特色产业与休闲旅游、餐饮娱乐、文化创意、加工制造等业态融合发展,持续壮大乡村新产业新业态,为全省推进现代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为此建议:

一、坚持规划引领、试点示范,开辟现代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一是规划建设优势特色产业园、特色产业小镇,引导各地开发乡土资源,高水平建设粮经园区、创业创新园区、休闲康养小镇,示范带动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发展。二是规划建设生态农场,分区域遴选培育国家级、省级生态农场,使其成为农业生产“三品一标”的排头兵、生态农业建设的领头羊、农业绿色转型发展的新样板。三是规划建设田园综合体,按照农田田园化、产业融合化、城乡一体化的路径,统筹打造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功能完善的田园综合体,因地制宜探索建设和运营管理模式,注重用城市要素解决乡村问题,实现城乡融合可持续发展。

二、坚持产业引领、多元发展,做强现代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支撑。一是做大精深加工业,围绕“粮头食尾”“农头工尾”,推进“农业+订单农业+食品加工+质量标准+规模经营”新业态新模式。二是培育新型服务业,引导市场主体在乡村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鼓励发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改造提升乡村生活服务业。三是优化休闲旅游业,依托资源优势,开发新业态,建设一批休闲农业重点县、休闲农业精品园区和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四是加快发展电商业,推动农村电商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智能化升级,建设一批农村电商产业园。

三、坚持政策引领、机制创新,增强现代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一是落实财政支持政策。将农业产业发展引导基金、乡村振兴投资引导基金与新设立的城乡融合发展基金整合;专项扶持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等,纳入中央财政支持的,省级财政给予对等奖补。二是强化金融扶持政策。推进城乡金融服务均等化创新实践,用好贷款机制,开发金融产品,鼓励设立融资担保专项资金、担保风险补偿基金;探索农业保险与金融工具联动,试点设立农业大灾风险基金。三是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用地政策。协同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纳入不动产统一登记全覆盖;鼓励各地建立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或者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组织。

(发言人系省政协常委、社会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南充市政协主席、党组书记)

 

变森林为粮库 助力端牢中国饭碗

何苹委员的发言

何苹 

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188体育总书记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树立大食物观,从维护粮食安全的高度,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森林粮库”的构想。但目前还存在发展空间不足、政策支持不够、方法路径不明等实际困难和问题。为此建议:

一、扬优势、拓空间,变“首提地”为“探路者”。一要“扬”资源优势。优化“森林粮库”产业布局,切实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二要“拓”林粮空间。积极争取国家储备林等项目实施,拓展林下可用空间,发展壮大林下种养殖规模;积极争取国家部委支持,保证林上经济林林地性质。三要“探”创新模式。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采取“国有林场+专业合作社+林农”模式,让林粮供给市场化、价格机制市场化、产业发展集群化。

二、抓改革、开新局,变“探路者”为“试验区”。一要“抓”关键改革。统筹项目、资金政策改革,争取中央预算、国债类、国家重点项目等增加森林粮库科目,畅通项目政策和资金支持通道;统筹统计政策改革,重新划分界定林粮种类统计口径,将所有涉及木本类的粮食产物统计归口林业部门。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建立区域协调机制。二要“建”支持体系。统筹谋划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提高省级财政项目建设投资比例,加大支持力度;建立林粮良种良法技术研发和推广体系,加强科技成果转化运用;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建设。三要“育”市场主体。充分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用,推进林权股份化集中,加大土地、税收等政策支持力度,培育林粮产业市场主体。

三、明路径、聚动能,变“试验区”为“示范省”。一要“创”百强园区。聚集项目、资金、土地、金融、人才、科技等要素,高标准建设林粮现代产业园区,创建国家现代林业产业示范园区,依托先行先试优势,促进省级“森林粮库”现代产业园区向国家级园区转变。二要“构”品牌矩阵。借鉴川茶、川酒等品牌打造经验,高水平打造“天府林粮”“川林好物”等区域公共品牌,大力支持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塑造,形成“川字号”林粮品牌矩阵。三要“建”示范基地。大力支持市(州)和县(市、区)经济林食物基地和林下食物基地建设,通过良种及丰产栽培、低产低效林复壮等技术集成运用,扩大林粮规模,提升产品质效,力争到2030年建成1000个规模适度、管理规范、优质高效、特色鲜明的林粮基地,成为全国“森林粮库”建设示范省。

(发言人系省政协常委、副秘书长(兼),农工党四川省委会专职副主委)

 

合力推动“川字号”借港出海

唐安英委员的发言

唐安英

近年来,川港两地政府、社会各界齐心共推川港交流合作,随着蓉港高铁互通直达,更为天府之国与东方之珠“双向奔赴”大开了方便之门,应以历史主动精神抢抓开放发展机遇,共同推动“川字号”借港出海、川行天下。

一、支持川企在港上市,为“川字号”出海提供实体支撑。川企在港上市,既可获得更多资金支持,又能提升知名度和内涵价值,奠定“川字号”出海坚实支撑。一要研究制定政策,支持鼓励有条件的川企赴港上市。设立专门机构,在有关香港资本市场法律、监管、会计等方面提供专业指导和咨询服务,帮助企业了解上市要求和流程规范。二要加大与香港金融机构的合作力度,为拟赴港上市川企提供贷款、股权投资等支持和服务。三要加强与香港在法律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合作,为川企在港上市营造更可靠的法律环境和法治保障,增强川企走出去的底气信心。四要搭建川企与香港投资者、消费者建立经常性联系的平台,组织川港研讨会、交流和路演等活动,吸引更多川企踊跃参与在港上市。

二、推进川产入港行销,为“川字号”出海塑造品牌形象。四川优质农产品、特色工艺品和矿产资源等,可以借助香港国际贸易平台和物流网络,快捷进入国际市场。一要加大对香港市场的分析研判,把握竞争现状和趋势,科学确定川品入港市场定位,提高川品的市场接受度和竞争力。二要着力提升川产品质,树立良好品牌形象。三要创新川产推广方式,扩大产品市场覆盖范围,提供优质售后服务,增强消费者对川品的信任感和忠诚度。

三、促进文旅进港交流,为“川字号”出海厚植气质底蕴。加强川港文旅交流,不仅能向世界直观展示四川自然生态之美、多彩人文之韵,更能厚植“川字号”出海文化底蕴,强化“川字号”四川“味道”,扩大四川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一要结合四川独特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族风情等,针对国际市场游客消费喜好,打造诸如三星堆、大熊猫等巴蜀文旅产品。二要以川港合作会议机制为牵引,深化文旅合作,对接香港重大国际活动、重要节庆,举办四川特色文艺展演展示。三要加强与香港各界知名人士的交往交流,通过他们建立与重要国家和地区商界、学界、文艺界等知名社团、知名人士的联系,邀请他们来川考察交流,参加四川文旅发展大会、成都国际非遗节等重大活动,拓展交流渠道和市场空间。

(发言人系省政协常委、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副主任,香港四川社团总会会长,中华国际投资置业(香港)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多措并举 推动四川中医药走出去

王超委员代表医药卫生界别的发言

王超

四川中医药发展走在全国的前列,但中医药“出川出海”还存在明显不足。一是准入困局。二是影响力不够。三是合力尚未形成。为此建议:

一、加强中医药国际交流合作,提升国际认同度和影响力。持续举办“驻蓉领事官员走进中医药”系列活动,创新开展中医药海外推介、学术交流、传统医药讲座、“一带一路”图文展览和中医义诊。依托国外友好省(州)、友好城市等国际化高层级交流平台,将中医药纳入对外推广活动范围。对接国际标准化组织,积极参与中医药国际标准制定、推广与应用。大力推动特色化的中医药文化传播,加强与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等合作,联合举办高水平的国际传统医学论坛和峰会,提升四川中医药国际影响力。支持省内中医药高等院校与共建国家的知名院校合作办学,建设海外分校,打造中医药国际化品牌课程和特色专业。建立中医药多语种课程云平台,提供中医药学历教育和短期培训,吸引更多共建国家人员来川学习中医药。

二、畅通中医药输出渠道,提供多元化优质服务。依托西博会、农博会等建立中医药健康贸易与服务平台,实现与国内外大型中药材交易市场、中医药保健品生产经营企业的互联互通,搭建川港中药材产业交易商贸平台,推动符合标准的川产优质药材出口,扩大国际市场份额。针对不同国家的药品规管制度,推动成熟中药产品以药品、保健品、功能食品等多种方式在国外注册。在中医药发展环境良好的国家和地区,合作新建海外中医药中心,提升海外中心综合服务能力。持续布局“天府云医·海外惠侨”远程医疗站,提供在线问诊、中医健康管理等服务。

三、强化区域资源集成和技术创新,培育中医药大企业大品种大品牌。探索中医药产业多区域联合发展新路径,支持川陕革命老区做大做强“秦巴药库”药材品牌,壮大乌蒙山中医药产业发展联盟,推动乌蒙山片区39个县中医药产业连片成势发展,鼓励黄河流域、川藏铁路沿线发展中藏医药产业链。以龙头企业为抓手,推动中药企业战略性重组,培育更多大企业大集团。加大在一、二、三产领域大健康特色产品的培育开发,推进川药与川茶、川果、川酒等融合发展,培育形成“云南三七”类型的全产业链。设立专项资金,突破大品种全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打造诸如“川附子、川麦冬、川芎”等四川中医药特色系列大品牌。

(发言人系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党委书记、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