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四)
【】 【2024-01-26】 【四川政协报】
★“2023年,四川全省经济总量首次突破6万亿元大关。发展成绩的背后,一条重要的启示性经验就是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和持续发力。”
——来自科协界别的省政协委员杨明军呼吁,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资源布局,强化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推进“天府科技云”等创新平台建设;完善创新资源系统布局,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各类智能化停车系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在停车缴费变得更加方便的同时,也面临着系统设置不合理、缴费程序复杂、缴费通行无法迅速完成导致车辆拥堵等问题。”
——省政协委员寒露建议,全面调查了解城市大型综合体停车缴费系统运行管理情况,研究制定标准化、规范化的智能停车缴费实施细则,让市民真正感受到智能停车带来的便捷。
★“当前,四川省文化艺术中心已竣工投用,成为体现四川气质、展示四川风采、彰显四川气派的文化地标。然而,当地较为欠缺的交通条件和相对不足的车位数量,会影响中心的长远发展。”
——来自文艺界别的省政协委员马薇呼吁,充分协调地面交通,适当增加通往四川省文化艺术中心与附近地铁站的公交线路;在现有轨道交通布局的基础上,于四川省文化艺术中心内增建地铁出入口,打造人民群众“家门口”的剧院。
★“石窟寺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色,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发展格局的重要见证。当前,我省石窟文化的保护与利用存在文化价值挖掘不够、利用水平不高、人才缺乏等问题。”
——省政协委员、九三学社资阳市委会专职副主委游文盛建议,加强石窟价值研究,构建四川石窟寺考古研究体系,建立四川石窟寺数字资源库;加强石窟人才建设,带动各地专业人才迅速成长;推动石窟旅游发展,打造石窟石刻艺术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区。
★“四川作为生物医药大省,在生物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和构建现代生物产业体系方面卓有成效。但相比长三角等发达地区,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比如,临床前研究人才匮乏等。”
——来自经济界别的省政协委员孙磊建议,围绕生物医药交叉领域前沿基础理论和医工融合热点方向,优化我省高校生物、农牧、环境、医药、化工等学科专业设置,培养产业发展急需人才,破除产业发展瓶颈。
★“在对39个欠发达县域托底性帮扶中,应加大对妇女儿童及其家庭的关心关注,在妇女儿童生存环境、身心健康、就业创业等方面出台相应政策,让他们深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来自妇联界别的省政协委员李琼谈到,去年《四川省妇联对39个欠发达县域托底性帮扶“关爱‘39’·一同行动”工作方案》印发,旨在推进相关工作落地落实。
★“教育成本高昂、教育质量参差不齐、过度竞争与内卷化现象严重,以及教育结果与就业需求脱节等,已影响到年轻人的生育意愿和社会发展。”
——来自民建界别的省政协委员余堂辉呼吁,降低教育成本,提高教育效益,促进教育公平,不断提升教育与就业的匹配度。
★“我省已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无障碍环境建设需求日益增长。而各地在无障碍环境建设方面还存在严重不足,不能适应深度老龄化社会的迫切需要。”
——省政协委员、眉山市政协副主席祝明洪提出,要充分认识到无障碍环境建设对改善民生、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作用,提高无障碍设施建设和管理水平,提升无障碍信息交流和公共服务水平,切实维护残疾人、老年人和幼儿等群体的权益。
★“网约车平台根据司机评分、接单距离、车型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为乘客分配订单。但是,由于地图数据延迟等原因,导致乘客在地图上看到附近就有车辆,而实际叫到的车辆却不是距离最近的那辆,从而增加等待时间。”
——省政协委员、成都文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卢勇建议,网约车平台应通过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海量的出行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以预测乘客需求、优化运力配置,为乘客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出行体验,杜绝平台根据自身利益调配车辆,浪费公共资源。
(记者 黄笑菲 代艺 马锐 祝瑾如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