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骏:让残疾人群体共享美好生活

【】 【2025-01-20】 【四川政协报】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残疾人事业的工作者,我一直很关注残疾人康复等方面问题、教育和就业保障,无障碍设施改造和残疾儿童康复等方面问题。站在残疾人立场,维护残疾人权益,为残疾人发声,是我作为一名政协委员的责任和使命。

近年来,我发现虽然四川省无障碍环境和无障碍设施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但一些设施和场景在使用功能及便捷度方面仍亟待改善,为此我持续呼吁:加快推进我省无障碍设施建设,为残疾人出行提供更多便利。我的不少建议如今都已转化为具体举措。这让我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四川正在不断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无障碍信息交流+无障碍社会服务”,创建有爱无“碍”的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让社会文明更加进步、更加包容,残疾人共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更加公平可及。

如何让残疾儿童重拾生活信心回归校园,是我一直关注的课题。我聚焦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提出对困难家庭脑瘫儿童康复救助的建议。在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和支持下,除了财政补助,还在全省范围内成立了300余家机构,每年为1万余名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服务。在各方的共同关心和支持下,全省残疾儿童康复服务实现了从“人人享有”到“高质量享有”的跨越,康复体系正在适应残疾儿童保障水平的时代需求,辅助更多残疾儿童走起来、听得到、看得见,最终回归校园、融入社会。

马骏(中)在西充县残疾人康复中心了解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情况。受访者供图

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将关注目光投向了银发经济、城市养老服务。2024年,我参加了省政协相关课题调研,前往成都、绵阳、广元、南充等地,深入养老服务中心、老年病医院、医养综合体、老年大学等地学习考察,了解我省银发经济、城市养老服务发展情况,就这两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交流探讨,并提交相关提案,推动“梓潼养老经验”走进凉山,让更多老年人过上幸福“享老”新生活。

“今天的菜太好吃了,我得再来一碗饭。”这是我在成都市武侯区红牌楼街道龙腾社区食堂调研时,听到70岁的王大爷对食堂工作人员说的话。王大爷一边品尝佳肴,一边计划着下午去社区合唱团参加排练的事。言语中透露出对社区食堂的喜爱和对社区生活的享受。

那天,我们还去了成都市武侯区玉林街道黉门街社区,看到老人们正跟着老师学习如何钩针编织,现场钩出多种实用的手机包、手套、摆件等。

这一幕幕展现了老人们“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美好画面,让幸福养老触手可及,让中国式现代化的民生底色更温暖。

2024年,我提交的《关于提高我省残疾人个人所得税征税额的建议》《关于推动筹建四川省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建议》等提案均得到有关方面的积极回应。这让我履职为民的脚步更加坚定。

今年是我作为省政协委员的第8年。我带来的提案仍是关注残疾人民生保障、增进老年人福祉等方面。只有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时时倾听民声,处处关注民生,才能真正体现人民政协为人民的理念。这也是我一直以来的履职方向。

新的一年,我将继续坚守为民初心,问需于民、献计为民,为助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鼓与呼。

见习记者 张好雨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