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增底蕴 擦亮川菜“金字招牌”

【】 【2025-01-20】 【四川政协报】

追踪提案:《关于设立中国川菜研究院、中国川菜研究会 促进川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提案者:郭彦 吕瑶 刘宁

提案缘由——

川菜是四川亮丽的历史名片、文化名片、产业名片。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川菜产业发展工作,先后出台系列政策文件,推动川菜产业深入发展。当前,川菜产业已成为激活我省消费的重要动力、展示巴蜀文化的重要窗口。但调研发现,我省在川菜技艺保护传承、川菜文化研究科普、川菜多层次复合型人才培育孵化等方面仍存在不少短板弱项,严重影响制约了我省川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提案建议——

设立中国川菜研究院、成立中国川菜研究会,依托四川旅游学院、四川文旅集团等支持,整合与川菜产业相关的政、产、学、研、用等资源,建立组织机构和研究团队统筹推进川菜文化发掘、科技技艺研究、三次产业发展、文化传播传承等工作,加快助推川菜更好“走出去”,不断扩大川菜美誉度和影响力,有力促进川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加强川菜发展科技支撑和川菜烹饪技艺系统研究。遵循专精特新发展路径,融合三次产业,深度研究推进川菜高质量发展。统筹开展全国范围内川菜资源普查、建立全覆盖菜品名录,鼓励建设川菜品牌博物馆和传统技艺展示馆,加强对川菜老字号的专项保护,挖掘川菜菜品和技艺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探索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标准。促进川菜发展与科技应用深度融合,推动川菜理论研究和制作传承实践两个资源优势有效结合,积极推动川菜创新、推广健康川菜。推动开展国际交流、鼓励川菜“走出去”,创建论坛、美食节等川菜文化品牌,提升川菜在国内国际的美誉度、知名度和影响力。

加快培养多层次复合型的川菜名人、名师、名厨人才队伍。支持川菜产业发展相关专业和师资队伍建设,开展师生互派实习交流,提升川菜产业学员的理论研究、实践操作等能力,着力培养造就一支熟谙川菜文化、理论造诣较高、具备国际视野、富有创新意识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支持川菜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川菜名人、名师、名厨工作室建设,推动实施“川菜大师”培育计划,定期举办川菜职业技能大赛,建立健全“川菜大师”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和职业能力评价体系。

推动川菜历史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深度挖掘、梳理川菜历史文化资源渊源,大力发掘川菜文化厚重历史底蕴,创新宣传方式。加快推进“川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开发系列川菜文化旅游线路,推动川菜文化与各种文化、各类艺术以及和川酒、川茶、川旅等的跨界融合,打造一批游学研学新体验、新场景、新模式。提升川菜文化可视化、智能化、数字化表达水平,抓紧编辑出版一批川菜题材图书、影视、摄影作品,并广泛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立体化、常态化展示。

提案背景——

川菜以其独特的风味、丰富的菜品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410月,全国川菜(仅中式正餐)门店数已超过15万家,占全国中式正餐赛道总门店数的11.4%

“川菜既有历史底蕴,又有口碑基础,其传播有助于促进中国文化特别是餐饮文化的传播和国际交流,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川菜产业的发展,有助于促进相关产业协同发展,从而开辟中国餐饮经济增长、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新路径。”来自法律界别的省政协委员郭彦介绍,通过前往广州等多地调研学习当地成熟案例先进经验,总结当下川菜产业发展现状并充分吸纳各方意见建议,最终形成《关于设立中国川菜研究院、中国川菜研究会 促进川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希望打造国家级川菜发展平台,持续推动川菜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不断擦亮四川文旅和川菜“金字招牌”。

记者 张荣康 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