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贡献智慧和力量
【】 【2025-01-20】 【四川政协报】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的决定》,对全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进行了系统谋划。1月19日,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开幕,记者邀请部分出席会议的省政协委员,围绕如何助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谈看法、提建议。
释放改革新动能 唱响西部“双城记”
1月3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迎来5周年。5年来,川渝牵手,创新实施跨省联合河长制、成渝跨省市流域联防联控机制、住房公积金跨区域融通使用等一批首创性政策。
对金融领域始终密切关注的省政协委员、民建四川省委会财政金融委员会主任李恩付感触颇多。他说:“5年来,成渝地区金融系统认真贯彻执行国家金融方针政策,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不久前,川渝两省市审议通过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集成式标志性重大改革清单(2025—2027年)》,释放出鲜明的改革信号——
川渝两省市2025年将以改革为主线,紧扣打造“两中心两地”“三中心一走廊”战略定位,在完善协同机制、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立体全面开放新格局、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等方面强化推出创新举措,全面放大国家重大战略叠加效应。
李恩付建议,成渝地区金融系统要加强协同,实行错位发展、优势发展,积极共建西部金融中心,争取国家金融资源和基础设施更多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倾斜,不断深化金融服务改革创新,奋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支持成都依托“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开展成渝外债便利化试点等金融创新工作,以金融的高质量发展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大开发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
广安作为全国首个全域纳入跨省域都市圈的地级市,担负着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的重大使命。川渝高竹新区更是川渝两省市共同设立的全国首个跨省域共建新区,近年来在跨省域运行管理、要素保障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形成多项获得通报推广的改革经验,让改革“试验田”成了区域协同发展的“样板间”。
省政协委员、广安市政协主席甘用德表示,广安市政协积极提交关于“支持规划建设渝广市域(郊)铁路”“加快推动渝广同城大道规划建设”等方面的提案,助力广安加快融入重庆都市圈。深化拓展“联合履行职能、联动助推发展”特色工作,与重庆市渝北区、合川区、北碚区、垫江县等地政协开展联合履职活动,在唱好新时代西部“双城记”中贡献更多政协智慧和力量。
先行先试聚合力 成果转化“加速度”
近期,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实施“双向揭榜挂帅”推动成都科创生态岛“四链”融合先行先试工作方案》,明确将聚焦推动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需求,重点支持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低空经济、航空航天、新能源、新型显示、医药健康等15条重点产业链细分领域。
“双向揭榜挂帅”为“企业找技术”“成果找市场”供需双方精准对接提供选择。企业发布技术需求榜单,技术供给方带团队、带技术进行揭榜。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等既是科研创新单位,也是“揭榜”主力军。
“‘双向揭榜挂帅’机制可以打破技术与市场脱节的困境,破解产业‘卡脖子’的技术难题,是一种基于任务导向和结果导向的激励机制,能够高效集聚、有效促进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等研发机构创新技术的应用与转化,实现更多关键核心技术‘从0到1’的突破。”省政协委员、西华大学副校长邵永波认为,要实现“双向揭榜挂帅”效益最大化,应以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坚持开放的科技创新模式和公平的科技创新环境,畅通揭榜信息共享渠道。要扩展社会资本,增加揭榜挂帅项目投入,并发挥研发机构的引领作用。以政府部门和企业的核心技术需求为牵引,汇集省内外研发机构智力,以揭榜方的技术创新性作为遴选标准,资金资助和项目结题评价机制要注重结果和效益导向。
分级诊疗求创新 群众就医“不跑远”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近年来,全省在推动建立分级诊疗制度上持续探索创新,致力让群众更有“医”靠。
“我就是在镇上卫生院做的腹腔镜手术,恢复得不错。”资阳市乐至县童家镇居民李先生说,“现在镇上也有医术好的医生,看病不需要跑远了,很方便。”
这得益于乐至县的医共体建设。自乐至县人民医院医共体总医院、乐至县中医医院医共体总医院成立后,乐至县医疗服务一体化正式实施,不仅可以为患者提供基层检查、上级诊断、区域互认等紧密型医疗服务,还让县医疗人才、技术得到下沉。医共体为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打开了新通道。
一直密切关注且多次深入基层调研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省政协委员、省健康四川促进会会长宋世贵表示,乐至县医共体2024年进入实体化运行,县域住院量占比、基层诊疗量占比等指标名列全省县域前列,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有序就医格局正在加快形成。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等。
对于全省接下来如何加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宋世贵建议,要对标《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监测指标体系(2024版)》,在“紧密型、同质化、促分工、提效能、保健康”5个方面14项指标上下功夫,在县域医共体内加快突破医保打包支付、人事和薪酬等重点领域改革,筑牢基层网底。深入学习三明医改经验,结合实际推进紧密型健共体建设。组建健共体管委会、理事会,实行人员、业务、绩效、信息等一体化管理,形成上下联动的健康服务体系,促进社会共治、医防协同、医防融合,聚焦影响人民健康的重大慢性疾病,加强早筛早诊早治,让群众真正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以健共体打开县域医疗新局面,切实推进健康四川建设。
(见习记者 唐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