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AI技术 释放发展新动能

【】 【2025-01-19】 【四川政协报】

关注热点——

身患渐冻症的蔡磊,如今已无法独立行走、站立,说话模糊不清。然而,就在央视新闻首场AIGC晚会《AI奇妙夜》上,蔡磊借助AI技术完成了一场演讲,讲述了自己与病魔作斗争的感人经历,给人鼓舞与勇气。

当下,AI生成的文字、图像、视频等内容屡见不鲜,引发社会广泛讨论和思考

《四川省人工智能产业链总体工作方案》(20242027年)提出,到2027年全省人工智能产业实现“十百千万”的发展目标,产业规模突破2000亿元,成为全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第四极。

随着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开幕,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众多委员关注的焦点之一。

会场声音——

任志宇(省政协委员、省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这次蔡磊借助AI技术完成演讲,展示了AI在辅助特殊人群、拓展人类能力边界方面的巨大潜力。AI技术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和重要引擎,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的增长极和竞争优势。具体到我省实际而言,建议紧抓AI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通过AI赋能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传统产业的智能化水平和竞争力。特别是重点发展智慧医学,依托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实施集中攻关突破,迅速形成国际领先、服务全国的智能医学产业高地。大力发展适合各种地形地貌的智慧农机,依托四川农业大学、西华大学等研究积累,以农机智能化擦亮我省农业金字招牌。加快发展人形机器人、机器狗所需的诸如伺服电机、减速器、激光雷达等核心部件,依托四川长虹电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东方电气的强大加工制造能力,为国际国内相关机器人产业做好配套。

周涛(省政协委员、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人工智能大模型是人类的孩子,如果我们的教导能让它足够听话,我们老去后便可指望它来赡养我们。但要看到,制约我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就是我们引进和培养领军人才不足。目前我省尚不具备与发达地区单纯比拼薪资水平的能力,因此亟须建设类似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这类顶尖的高校或研究机构,这对培养、留住和引进领军人才都大有裨益。建议借鉴普林斯顿大学、西湖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的成功经验,在川建设世界领先水平的人工智能高等研究院,通过创造一流的工作环境、提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薪酬等,吸引顶尖科学家和最具潜力的青年研究人员。

见习记者 唐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