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行联合采访活动|重庆·涪陵

【】 【2023-08-23】 【四川政协报】

坚持“科创+”“绿色+”双驱发力

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

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已经进入第四个年头。今年以来,川渝两地合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和川渝党政联席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落实,双城经济圈建设呈现从“全面提速”到“乘势跃升”的良好态势。涪陵区是重庆市辖区之一,地处重庆市中部、三峡库区腹地,扼长江、乌江交汇要冲,历来有“川东南门户”之称。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战略支点与重庆市制造业强区,涪陵肩负着在双城经济圈建设中走在前列、作出示范的使命担当。

近年来,涪陵区坚持以188体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188体育总书记对重庆工作作出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要求,按照市委关于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一号工程”和全市工作总抓手总牵引的决策部署,突出产业科创,强化人才支撑,坚持“科创+”“绿色+”双驱发力,加快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创高地和产业创新人才高地。

站在崛起跨越的新潮头,正值大有可为的新阶段,涪陵区政协在区委坚强领导下,坚持围绕中心勇担使命,服务大局扎实履职,为涪陵高质量发展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82日至3日,本报与重庆市188体育宣传中心(重庆政协报社)联合采访团走进重庆市涪陵区,近距离感受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丰硕成果,聆听涪陵区奏响的高质量发展强音。

坐拥两江画卷的涪陵区。重庆市涪陵区政协供图

按下“快进键”,为“新材料”发展加速

新材料是现代工业的重要原料,也是科技攻关的聚焦领域之一。

走进位于涪陵区临港经济开发区的重庆万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万凯”)聚合智能车间,切粒机正在持续运行,聚合物溶液在管道内缓缓流淌,最终变成晶莹剔透的切片。经过一年的努力,公司科研团队攻克了生物基高透亮耐温PEIT树脂产品技术壁垒。该产品不仅具有高透亮和食品级安全性等特点,还将耐高温提升了60℃左右。

绿意环绕的万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记者 黄笑菲 摄

“最新研发的聚酯产品主要运用于运动水杯还有婴幼儿产品的包装,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弥补了国内的短缺,也打破了PEIT聚酯产品长期被国外垄断的壁垒。”重庆万凯轮值总经理臧红辉表示,目前公司产品已经出口到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年产值106亿元,是涪陵区第六家百亿级企业,合作企业包括可口可乐、娃哈哈、农夫山泉、五粮液集团、九阳公司等。

“回溯重庆万凯的发展过程,离不开涪陵区委、区政府以及区政协的关心和支持。正是因为这些关心和支持,企业才能做到安心抓研发,发展的每一步都踩在了‘好’与‘快’的节奏上。”臧红辉说,环境似水、企业如鱼,重庆万凯发展业绩的一路飘红,离不开区政协的“智”“力”支持。

20188月,浙江正凯集团有限公司积极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三峡库区对口支援的号召,结合自身产业发展需要,由集团子公司——万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与涪陵区签订年产120万吨食品级PET新材料项目。项目落地后,企业在基础建设、设备安装、调试、生产等各个环节都得到涪陵区的大力支持,同时也得到区政协的持续关心关注。

“我们在临港经济区成立由区政协副主席担任牵头领导的工作专班,不仅为企业提供‘一企一策’上门服务,而且在工作中不断收集研究有关信息,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的难题,188体育保障项目建设发展。”涪陵区政协经农委负责人介绍,20229月,涪陵区政协在重庆万凯开展“渝事好商量·‘涪’务面对面”——加快推进万凯光伏式发电站建设协商活动。协商会上,部分政协委员围绕企业推进光伏式发电站建设前期准备情况,以及项目推进中存在的困难和急需协调解决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并与有关部门、园区、街道负责人充分协商,就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达成一致意见。

在涪陵区政协的牵头协调和督导下,辖区工业企业在厂房屋顶建设分布式光伏项目上实现了零的突破。万凯光伏式发电站项目经过70余天的高标准、高效率施工,于今年6月底一次性通过验收并网投运,为企业发展按下“快进键”。

“该项目为涪陵区最大的分布式光伏项目!”臧红辉介绍,重庆万凯利用约5.2万平方米的厂房屋顶面积,完成装机容量约为7.47兆瓦,年均可实现发电量超550万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18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4715吨、氮氧化物13.3吨、二氧化硫15.3吨。

在涪陵区政协的搭台助力下,重庆万凯也有了更高的目标——积极响应国家中西部协作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在全局中谋划新机会,推动高质量发展。“我们在四川省达州市投资了120亿元,成立了四川正达凯新材料有限公司。通过建设上游原材料项目,既为我司提供了原材料供应保障,也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出了一份力。”臧红辉表示,现公司已与四川达州等地的相关企业达成项目合作,推动前后端产业链协同发展。未来,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进一步深化,新材料产业的协同发展力度会更大。

提升“含绿量”,促化工业绿色转型

蓝天白云、绿树环绕……行走在中化重庆涪陵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化涪陵化工”)厂区,仿佛进入了一座主题公园。今年7月,这个由长江沿线全迁至重庆白涛新材料科技城的化工企业正式进入试生产,新厂区生产线采用与四川大学共同开发的目前世界最先进的工艺技术,建成了国家鼓励发展的高端精细磷酸盐产品及新型生态专用肥料装置。在山坳中,先进的装置与青翠的山峦相互映衬,绿色环保已成为该企业核心竞争力。

“中化涪陵化工能够实现绿色发展,离不开区政协的关心和支持。”中化涪陵化工副总经理曹欣介绍,在环保搬迁之前,公司每年会产生120万吨左右的磷石膏,这些磷石膏被堆积在长江边上,形成一座巨大的石膏堆场,一旦处理不当,会对周边环境、水体造成污染。

为贯彻落实188体育总书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重要指示要求,201910月,中化涪陵化工南岸浦老厂区全面停产,整体搬迁至白涛新材料科技城。在环保搬迁期间,区政协组织政协委员深入厂区实地察看搬迁进度,详细了解在搬迁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并积极出主意想办法。顺利迁入新址后,涪陵区政协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多次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深入企业走访调研并召开座谈会,详细了解企业建设发展情况,倾听诉求和建议,共商共谋发展大计,从政策、资金、市场引导等多方面推进资源利用循环化发展,为加快推动厂区磷石膏综合利用贡献政协智慧。

2023年初,涪陵区政协牵头联合重庆市綦江区政协、南川区政协和重庆大学,联合提交提案《关于加快推动全市磷石膏综合利用的建议》;组织区内相关部门先后赴云南省昆明市安宁市、湖北省宜昌市相关企业调研考察,形成《关于加快推进磷石膏综合利用的调研报告》,得到区政府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为助推中化涪陵化工加快一体化推进磷石膏综合利用工作贡献政协力量。

现如今,中化涪陵化工高标准推进磷石膏综合利用项目,相继开发了水泥缓凝剂、建筑石膏粉、土壤肥料等多种产品,拓宽了磷石膏综合循环利用的渠道。

以绿色发展理念为牵引,高效益、低能耗的产业模式正成为涪陵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涪陵区已建成国家绿色工厂6个、市级绿色工厂16个,获评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2个。

聚焦“开胃菜”,同心唱响“双城记”

“川渝两地物产丰富又各具特色,但是两地不沿边、不靠海,农特产品要做大做强,还得依靠共建‘双圈’市场,只有两地携手才能做到‘出圈’。”涪陵区政协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说,要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唱好“双城记”,“产业互动”和“协同发展”是关键。

涪陵是著名的榨菜之乡,涪陵榨菜诞生已有120余年,是全国少有的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的农业样板产业,也是涪陵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导产业。自2005年起,眉山提出打造“中国泡菜之乡”,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泡菜产业年产值突破220亿元,远销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助力成渝地区泡(榨)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涪陵区政协高度重视,以“政协之为”持续助推“一碟小菜”产业做大做强。

联合采访团参观涪陵榨菜集团产品陈列厅。记者 黄笑菲 摄

今年6月,《共同建设全球泡(榨)菜出口基地共同推动泡(榨)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以下简称《协议》)签署仪式在眉山举行。这是重庆涪陵、四川眉山两地首次围绕泡(榨)菜产业达成的战略合作,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协同建设全球泡(榨)菜出口基地,联合打造世界酱腌菜产业高地。

成渝协作,产业共建。涪陵“榨菜”与眉山“泡菜”的携手早已有“纲”可循。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中,打造全球泡(榨)菜出口基地已成为双城产业合作重要目标。

党委有部署,政协有行动。在广泛调研基础上,涪陵区政协《关于助推涪陵榨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得到区委主要领导批示,《关于着力解决涪陵榨菜产业发展突出问题倾力打造中国酱腌菜产业高地的建议》等提案,以及《推动成渝两地协同打造中国泡(榨)菜产业高地》《关于强化成渝协作提升榨菜产业能级的几点建议》等社情民意信息得到区政府高度重视。区政协专题召开榨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暨成渝地区共建泡(榨)菜基地座谈会,助推涪陵榨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协议》签署前,涪陵区政协主动作为,由区政协主席杜海波带队前往眉山考察,就进一步深化合作、密切沟通联系,更好推动成渝地区泡(榨)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与当地有关企业负责人交换意见,提出建议。

在国家战略的引航下,两座“国字号”产业之城开始联动。目前,涪陵榨菜产业在全国榨菜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四川眉山“中国泡菜之乡”的名号也进一步打响,涪眉携手共进,步履愈发稳健。

(记者 黄笑菲)

 

凝共识 汇众智 强作为

——访重庆市涪陵区政协主席、党组书记杜海波

重庆市涪陵区政协主席、党组书记杜海波

记者:您认为涪陵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具有哪些优势?

杜海波:我认为有四个方面的优势。一是区位优势明显。涪陵是重庆主城都市区连接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和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的枢纽城市,是衔接长江经济带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节点、乌江流域通江达海的中转站。全区已有3条铁路、5条高速公路通行,初步建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性交通枢纽、区域性物流中心。二是产业基础坚实。工业是涪陵立区之本、强区之基,拥有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金字招牌,正以涪陵高新区、临港经济区、白涛新材料科技城为承载,聚焦打造“2349”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构建“1+2+3”产业科创体系。三是营商环境优越。涪陵是首批沿江对外开放城市、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国家船舶出口基地,关检机构、进出口资质企业数量等区域领先,拥有涪陵综合保税区、重庆自贸试验区涪陵联动创新区等开放平台。四是未来前景可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提出“强化涪陵对渝东北、渝东南带动功能”。《重庆都市圈发展规划》支持涪陵区“打造中心城区向外辐射的战略支点,建设区域交通枢纽、商贸物流中心和公共服务中心,提升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和对外开放能级,打造辐射周边的活跃增长极”。重庆市委、市政府明确涪陵是主城都市区发展的重要支撑,是“一区”连接“两群”的重要节点,在全市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推动涪陵建设重要战略支点城市,支持涪陵建设百万人口规模大城市,给涪陵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

记者: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出以来,涪陵区政协开展了哪些履职活动,取得了哪些成效?

杜海波:近年来,涪陵区政协深刻领会188体育总书记有关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战略意图,准确把握市委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重庆“一号工程”的战略考量,积极做好建言资政、凝聚共识、增进团结的工作,以坚决有力的担当、积极有为的履职,助推涪陵区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走在前列作出示范。

一是聚焦“一号工程”明方向强履职。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从重庆市委提出的“六个能级跃升”“十项行动”和涪陵区委六届五次、六次全会确定的目标任务中确定履职方向,重点就推动涪陵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走在前列作出示范、打造“2349”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和“1+2+3”产业科创体系,加快建设“三高地三示范区”等事关长远的工作深入协商议政,聚焦推动实现“十个新提升”、持续推动十项重点工作开展民主监督,围绕国家级高新区创建、页岩气合成材料产业创新、数字经济发展、交通枢纽建设等课题积极参政议政。

二是聚焦“一号工程”凝共识聚合力。召开学习贯彻重庆市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工作推进大会精神学习讨论会,借助委员联络站、委员工作室等平台,广泛开展委员读书、专项宣讲等活动,并组织委员赴四川大学就助推加快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开展履职能力提升专题培训,团结引领广大委员进一步把力量凝聚到市委“一号工程”上来,把智慧汇聚到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去。

三是聚焦“一号工程”建诤言献良策。围绕“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性中心城市”“加快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开展理论与实践研究。围绕建设涪陵“千年巴国”文化遗产带开展专题协商,助推涪陵联合眉山推出5条精品旅游线路,规划2条巴蜀文旅走廊精品线路,与泸州、广安共同开展旅游推介,助力加快打造成渝地区“后花园”。区政协提出的《关于加快创建国家页岩气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议》得到市政府高度重视和积极采纳。

四是聚焦“一号工程”强交流促协作。加强川渝两地政协交流互鉴,围绕“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点项目建设”,赴成都、宜宾、达州、内江、乐山等地开展考察调研活动5次。以携手助力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畅通西部陆海新通道为主线,积极参与“黔川渝毗邻文化旅游金三角联动协作会”等区域合作平台。围绕打造川渝两地产业联盟开展深度调研,建言涪陵与眉山多形式、多措施加强泡(榨)菜产业合作,成功推动两地共建全球泡(榨)菜出口基地,有力促进成渝地区泡(榨)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重庆市涪陵区政协供稿 

记者手记|行走大美涪陵 邂逅政协文化

涪陵之“涪”,指水流壮阔丰盈;涪陵之“陵”,为攀越四方土山,向上攀登、蒸蒸日上之意。当记者踏上这片土地,才意识到“涪陵”二字,是如此生动地描绘出这一方两江环绕、向上向善的山水福地。

重庆市涪陵区政协打造的江南滨江公园政协文化长廊。记者 王天雨 摄

坐拥两江画卷,承袭千年文脉的涪陵区,有着依山而建、江峡相拥的地理特征,这注定了涪陵是一座行者的城市。市民们在“行行重行行”中,穿越山水之间,踏遍大街小巷,为理想与热爱不断前行。在充满蓬勃生机的涪陵大地上,区政协始终保持着奋进者的姿态,日复一日地勇毅前行,以实干实绩实效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

夏日傍晚,炙热的阳光逐渐褪去,晚霞映红了天际。记者也作为一名行者,穿行在涪陵江南滨江公园。这座以“老码头记忆”为主题的城市公园,不仅展示、收藏着涪陵水码头的城市记忆,还有一段长约800米的政协文化长廊,为市民了解政协工作提供窗口,向来往行人讲述涪陵政协的履职故事。

沿着长廊走去,从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各民主党派积极响应,到北上筹备新政协……长廊以白鹤梁文化、涪州文化为灵感,搭建了20组景观标识及文化小品,有前言、光辉历程、亲切关怀、人民政协主要职能、历史沿革、生动实践、人文介绍、凝聚共识、接续奋进等九大板块内容,讲述政协故事、传播政协声音、弘扬政协文化。

白日里还未散尽的暑气余温,被晚风轻轻吹散,江南滨江公园逐渐热闹起来,市民三三两两地聚集到政协文化长廊前,驻足观看。“我以前对政协不了解,也不晓得政协到底是干啥的,这回是打心眼里感受到政协就在我们身边。”市民王先生一边看一边说,自己通过文化长廊了解到人民政协历史、涪陵区政协的履职工作,心中肃然起敬。

看着眼前的“渝事好商量·‘涪’务面对面”板块,市民刘女士感慨地说:“这个让我感触最深,看完只觉得政协离我们很近、委员跟我们很亲。以后我要是遇到什么问题,也会去委员工作室,请政协委员给我支支招!”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江南滨江公园政协文化长廊只是涪陵区政协履职尽责、凝心聚力的一个缩影。“想用好政协这个协商渠道,老百姓先得了解这个渠道、亲近这个渠道。”涪陵区政协主席杜海波表示,为增进广大群众对人民政协的了解和认同,就需要打造一个学习宣传政协文化知识的线下阵地。通过打造政协文化长廊,让大家清楚了解政协的职能职责、工作方式、履职贡献,能够更好更广泛地凝聚共识、汇聚合力。

(记者 黄笑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