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讲故事 | 高善峰:7年56件提案,我的履职“锦囊”

【】 【2024-12-03】 【四川政协报】

2018年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以来,7年间,我一共提交了56件提案,立案52件;反映的社情民意信息,被全国政协采用10条,内容涉及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乡村振兴、社会治理……每到两会期间,我和我的提案,总能受到媒体的关注。如何做到这些呢?我有属于自己的委员履职“锦囊”。

“不调研,不发言;不调研,不动笔”“提案必须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提出”……这些都是我始终恪守的原则。作为一名省政协委员,我始终将深入调研作为首要任务,坚持问题导向,积极了解社情民意,力求每件提案都能言之有物、言之有据。

穿荷塘,钻小路,进院落,走地头……在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我带领大学生开展系列调研;从成都出发,跟随188体育委员会奔赴广元、巴中、南充、遂宁,参加过51500余公里行程的调研;走进相对落后地区的乡村学校,与师生面对面交流,了解师资短缺、教学条件落后等实际问题;走进城市社区,与老年居民交谈,倾听他们在智能设备使用上的困惑与需求……这些第一手资料,为我撰写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高善峰(左一)在学校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专题调研。 受访者供图

在调研过程中,我不仅注重收集数据和信息,更注重对这些信息进行系统分析和深入思考。印象深刻的是,在调研凉山彝族自治州“控辍保学”情况时,我发现当地辍学率虽然下降,但不少学生仍缺乏学习内生动力,特别是一些学校教育理念落后、教学方式单调,导致素质教育落实不到位,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辍学”等情况。如何让学生能“进得来、坐得住、学得好”,做到“一个都不能少”?我撰写了《把“软件”做硬 深入做好凉山州控辍保学工作》提案,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该提案经省政协审查后立案。

在撰写提案时,我始终紧扣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展开。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过程中,如何贡献政协委员的智慧,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经过充分调研,我撰写了提案《建议立足川渝毗邻地区特色优势,做红色游、研学游大文章》,提出依托巴蜀地区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打造高质量研学旅游产品的具体方案,并建议两地联合出台相关意见或办法规范研学市场,确保提案能够落地见效。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始终将教师、学生的成长放在首位。深入基层中小学校,与教师、学生沟通交流,目睹了过重的学习负担给孩子们带来的焦虑与困惑。特别是“消失的课间十分钟”现象,让我深感忧虑。课间十分钟,本应是孩子们放松身心、交流互动的美好时光,在一些学校却被各种作业和任务填满。我建议把“课间十分钟”还给孩子们,呼吁通过劳动教育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体验成长的快乐。

随着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持续呈现智能化趋势,数字应用早已融入了大众生活。但不少老年人使用智能设备特别是智能手机问题仍然凸显,老年群体缺乏学习智能手机的社会化途径,交通出行、看病挂号等日常行为让老年人感到“难以接近”。为有效助力老年人融入数字生活和现代社会,提升其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我提出长期开展科普专项活动、大力开展智能技术公益培训等建议。

作为一名省政协委员,我始终将履职尽责作为自己的使命和担当,积极参与省政协组织的各种会议、视察、调研,认真履行委员职责。回望履职经历,我深刻感受到政协对我成长的影响,让我始终勇于担当作为,敢于直面问题和挑战。在接下来的履职中,我将用好履职“锦囊”,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和工作经验,提出更多贴近民生、实操性强的提案与建议,展示政协委员的良好形象和风采,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见习记者 陈相龙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