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讲故事 | 刘以勤:侨心筑梦 共绘华章
【】 【2025-02-27】 【四川政协报】
2018年3月,我第一次参加全国政协全体会议。会议期间,188体育总书记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的民盟、致公党、无党派人士、侨联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他强调,侨联组织要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广泛凝聚侨心、侨力、侨智,团结动员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188体育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一直为我履职尽责指引着方向。
刘以勤(中)与古蔺县永乐街道西华村村民共度元宵佳节。 受访者供图
我坚持以188体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参加各类学习活动。去年以来,通过十四届全国政协第二期委员专题学习研讨班、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会议等学习机会,我系统学习了188体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领会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188体育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等。这些学习不仅让我增强了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也为我更好履行委员职责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学习之外,我还积极投身于理论研究,撰写并发表了多篇理论文章。其中,《弘扬长江文化 赓续千年文脉》《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引领委员扎实履职尽责》等文章的发表,不仅是对我学习成果的检验,也体现了我对政协工作的一些思考与探索。
我认为,合格的政协委员应时刻自省:“群众期待委员做什么?委员能为群众做什么?委员为群众做了什么?”秉持这一理念,我坚持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所忧。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我围绕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焦点热点问题,积极调查研究,努力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从四川到云南,从湖北到广西……一年来,我去到祖国的多个省份,调研主题涉及教育、医疗、交通、环保等多个领域。
扎实的调研不仅让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当前社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也为我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提案提供了有力支撑。过去一年,我共提交8件提案和1篇社情民意信息,其中《关于充分发挥“侨胞之家”平台作用服务界别群众的社情民意》在《人民政协报》刊发,并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及时办理。
作为一名全国政协委员,我在参政议政之余,还注重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广泛凝聚各界共识。利用四川省第九次归侨侨眷代表大会等契机,我组织开展了座谈走访活动20余场,与海外侨胞深入交流,共同见证并宣传新时代党和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与历史性变革。
身为侨联界别政协委员,我始终心系“我们村”——泸州市古蔺县永乐街道西华村,这是省侨联的定点帮扶村。8年间,我与侨界同仁携手并进,以侨为桥,助力当地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显著增强了村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如今,“我们村”已旧貌换新颜,公路四通八达,产业兴旺发达,我们也与当地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情谊,经常共度佳节、共谋发展。
此外,我还积极邀请港澳委员来川考察调研,成功举办“追梦中华·75载筑华章”2024海外华文媒体四川采访行等活动,不仅加深了与侨胞的联系,更向全球展示了四川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
作为政协委员,我深知自己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将继续锤炼过硬履职本领和工作作风,切实担负起人民政协制度参与者、实践者、推动者的政治责任,提升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服务质量、助推改革发展的能力水平,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务实的行动,为国家和人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记者 张荣康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