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合江县政协组织委员到一线履职——
奏响春耕生产“协奏曲”
【】 【2025-03-14】 【四川省政协】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泸州市合江县作为全省水稻育秧和春耕生产最早的地区之一,正以“春耕备耕”为全年农业生产的“第一仗”,在田野间奏响乡村振兴的“协奏曲”。县政协组织政协委员深入田间地头,通过一线履职助力标准化作业流程实施。村民们有序开展整地灌水、精准拌种消毒、覆土施药、覆膜保墒等环节,将承载丰收希望的水稻种子播撒于农田之中。
深入调研摸实情 当好春耕“智囊团”
“秧苗长势如何?农资供应是否充足?灌溉用水有没有保障?”此前,为保障春耕生产顺利进行,利用春节前的农闲时节,合江县政协农业农村界别小组委员走进真龙镇、白沙镇等粮食主产区,开展春耕生产专题视察调研。调研组随机走访农户、农资商店、专业合作社,实地察看高标准农田建设进度,现场记录农户反映的农技服务覆盖面不足、部分沟渠年久失修等问题。调研结束后,县政协召开了“农技服务覆盖面不足、部分沟渠年久失修等问题”专题协商会,最终协商确定了“建立农资质量联合检查机制”“加快农田水利设施维护”等9项具体举措。协商会结束后,县政协向县政府报送《关于强化春耕生产保障工作的建议》报告,得到县政府主要领导批示督办。
县政协迅速将协商成果转化为助农实效,创新搭建“委员助农直通车”,采取“片区工委+县级部门农技员+镇街分管领导+村社干部”技术服务模式,下沉一线,开展送技术、送政策、送服务“三送”活动。
“在真龙镇集中育秧基地时,我发现部分秧苗呈现叶枯病初期症状,便立即组织农户实施精准温湿度调控,同步创建农技服务微信群,邀请其他农技专家开展视频连线会诊,实时分析苗情并远程指导病害防治技术,最终有效遏制了病情蔓延。”参加“三送”活动的县“三农”工委高级农艺师赵科说道。据了解,截至目前,服务队已开展“田间课堂”17场,发放技术手册2000余份,惠及农户800余人次。
多方联动聚合力 织密保障“服务网”
大桥镇种粮大户李建国望着驶入合作社的农资运输车感慨道:“县政协协调调配的有机肥既解了春耕用肥之急,又通过种养循环改良了土壤质量。”春耕期间,县政协联合供销社、农商行搭建农资保供对接平台,通过委员企业资源为23家新型经营主体争取到280吨平价化肥农药直供。
福宝镇高山梯田季节性缺水难题破解也取得突破性进展。“我们田里以前都是种水稻,但这几年季节性缺水严重,有些无法种植水稻,若能解决灌溉水的问题就好了。”县政协委员熊山河在调研走访中发现部分村组水源短缺导致水稻停种后,便立即开展灌溉设施核查并向县政协提交专项报告。县政协随即启动联动协商机制,组织水务、农业等部门实地勘察,通过小微协商平台形成“管网延伸+应急送水”组合方案:一方面,紧急调派10台送水车开展5天集中送水作业,累计输送灌溉用水500吨,覆盖3个村组;另一方面,将3公里梯田管网铺设纳入年度水利工程,以期彻底解决高山梯田灌溉难题。
科技赋能提质效 培育发展“新动能”
“无人机2小时就能完成60亩稻田的施肥作业,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在泸永江融合发展示范区内,县政协委员程焕超正指导农户操作智能农机。此前,程焕超提交的提案《关于加快农业数字化转型的建议》被列为重点提案,当地在提案办理过程中,已建成集成智能农机调度、四情监测系统的智慧农业平台,实现无人机施肥与土壤墒情数据联动作业。“这套系统通过遥感影像生成施肥处方图,不仅能提升施肥效率,还能降低病虫害发生率。”程焕超介绍道。
县政协非常重视助力“新农人”的培养工作,不仅联合县农业农村局开办“乡村振兴大讲堂”,邀请电商专家讲授农产品直播技巧,还组织青年农民到委员企业参加实训。“通过实训,我将所学应用于自家果园运营,依托电商平台实现枇杷全国直邮销售,单日销售额突破5万元,并带动周边20余户果农建立标准化种植体系,形成‘线上接单+合作社集货’的联农增收模式。”“95后”返乡青年赵小芳有感而发。
县政协主席刘卫表示,将立足政协人才智力优势,聚焦深挖增产潜力、推动科技产能转化等课题深化调研,为县委高质量决策提供参考,助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持续增收。
(赵易婷 见习记者 张好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