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政协积极助推户外劳动者驿站建设——
关心群众冷暖 共建“温馨港湾”

【】 【2025-05-09】 【四川政协报】

午饭时间,位于德阳市万达商圈的工会驿站热闹起来。环卫工人巫大姐推门进来,一边与工友打招呼,一边向微波炉走去,加热午饭、为手机充电、接上一杯温水……

近日,德阳市政协主席何明俊率部分市政协委员对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旌阳区内的部分户外劳动者驿站进行视察时,巫大姐等工友对温馨的驿站赞不绝口,“现在,我们午饭午休的地方都有了”。

这样的便利,得益于2021年以来德阳市总工会因地制宜在全市推进户外劳动者驿站建设工作。如何让驿站功能更齐全、服务更便捷、运营更规范、走得更长远?市政协与广大委员持续关注、积极建言。

当天,市政协组织委员围绕户外劳动者驿站设置、建设运行中存在的困难、群众需求等情况进行视察,并召开座谈会,为驿站建设和运营提出不少意见建议。

“我们实地察看了旌阳区货车司机之家等户外劳动者驿站,亲身体验了驿站提供的各项服务,大家有什么想法和建议尽管提。”主持座谈会的市政协副主席吴泳直奔主题。

“能否设立一个驿站运维基金,探索‘公益+商业’模式,明确驿站开放时间、服务内容、设施维护标准、应急处理流程等。”市政协委员刘明勇聚焦资金保障和建立标准化管理规范提出,要进一步优化驿站规划与资源配置,动态调整站点布局,建立弹性开放机制,探索可持续发展模式。

“应结合人口密度、劳动者分布及活动规律,精准规划驿站选址,提高覆盖密度。”市政协委员吴丹建议,进一步优化驿站布局,定期收集户外劳动者需求,根据不同季节和职业特点,灵活调整设施配备。

座谈会上,委员们展开热烈讨论,相关部门负责人边听边记。“委员们提出的意见建议务实、精准。”市总工会党组书记肖尚鹏表示,将梳理政协委员和职工代表的建议,将户外劳动者驿站建设这一民生工程抓实抓细,让工作在户外一线的劳动者“热可纳凉、冷可取暖、渴可喝水、累可歇脚、伤可用药、急可充电”,让城市更有温度。

据市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席建国介绍,2021年以来,市政协委员围绕该主题撰写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20余件(条),积极为保护户外劳动者权益鼓与呼。现任市总工会三级调研员的游达学,自成为市政协委员以来,经常深入基层走访调研,撰写《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建议》《关于加强我市户外劳动者驿站建设的建议》等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就驿站定位、建设、管理模式等提出具体建议,其中不少被相关部门采纳落实。

截至目前,德阳市通过自建、共建、联建等方式,建成户外劳动者驿站556个、智能化驿站99个、24小时驿站40个,服务户外劳动者46万余人次,获评“全国最美驿站”11家、“全省最美驿站”61家。

“户外劳动者是城市运行的‘毛细血管’,他们用辛勤汗水守护着城市的整洁、安全和活力,他们的基本需求理应成为政协关心的重点。”何明俊表示,市政协将持续关注驿站建设,围绕站点布局、运维机制、对外宣传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以政协“履职指数”助力提升户外劳动者“幸福指数”,促进驿站用“服务温度”彰显“民生温度”。

周智 杨绪磊 见习记者 黄笑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