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讲故事 | 雅安市政协委员、天全县人民法院副院长王钰:践行为民初心 写好履职答卷

【】 【2025-05-16】 【四川政协报】

我的办公桌上常摆着两摞材料:承载公平正义的刑事案卷,记录民心所盼的调研笔记。

作为一名基层法官,我的工作扎根基层,与群众朝夕相处,“田间地头的案子,就是履职的考卷”这句话始终镌刻在我心里。2023年底,在雅安市政协组织开展的走访调研中,我意外得知,天全县仁义镇80余户农民因轻信商贩推销,购买了假稻种,导致210亩稻田近乎绝收,直接经济损失超10万元。农户们布满老茧的手攥着枯黄稻穗,“忙活一整年却几乎没有收成”的哭诉深深触动了我。接下来的日子,我到各村深度走访,详细记录每户损失情况并整理形成完整的资料,随后便建议镇政府、县农业农村局收集固定证据,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王钰(右二)前往天全县仁义镇走访群众,收集意见建议。受访者供图

同时,我还以政协委员身份,针对种子市场监管领域存在的问题,呼吁农业农村部门加大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种子质量追溯体系。在雅安市人民检察院召开的征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意见建议座谈会上,我再次围绕该问题发声,呼吁检察机关发挥法律监督职能,积极推动问题妥善解决。

在多方共同努力下,该案件取得实质性进展。2024年初,在检察机关“检护民生”专项行动助力下,涉案商贩吕某履行了11万元赔付承诺。结案那天,一位老农哽咽着对我说:“王委员,田里的稻子倒了,我们心头的秤杆子却立住了!” 那一刻,我知道,我交出了一份问心无愧的履职答卷。

作为一名妇联界别委员,我在民生问题上倾注了很多时间和精力。2022年,获评雅安市政协优秀提案的《关于切实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建议》,正是源于我在法庭上的所见所闻。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堪忧、留守困境儿童缺少关爱保护、问题少年辍学游荡误入歧途等案例时刻提醒着我,要为孩子们撑起更坚实的“保护伞”。如今,这份提案推动形成的“家庭+学校+社会+国家”联动保护机制已在雅安落地见效,校园里的心理辅导室帮助孩子们打开心灵窗口,社区中“护苗”志愿者的身影构筑起守护防线……看到这些变化,我感到无比欣慰。

工作之余,我深入乡镇、社区、企业,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并转化为意见建议。翻开笔记本,密密麻麻的字迹记录着走访时的见闻与思考:怎样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关口前移?如何实现食品安全的全链条监管?这些民生课题,既是我在审判工作中发现的治理难点,更是群众托付的殷切期盼。

有人问我,如何平衡法官与政协委员的双重身份?我坚定地回答:“法官的严谨与委员的热忱皆源于为民初心,无论是守护正义还是倾听民声,都是践行这份初心的方式。”漫漫履职路,法官的誓言写在法典上,委员的承诺刻在田埂间。未来我将继续以法为盾、以笔为犁,在守护公平正义与践行为民诺言的道路上,书写基层法官和政协委员的赤诚答卷。

李沁忆 见习记者 张好雨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