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讲故事 | 泸州市政协委员、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泸州分行行长邹凌云:
引金融“活水” 促高质量发展

【】 【2025-05-20】 【四川政协报】

不久前,泸州开士乐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获得了一笔500万元的银行贷款。企业负责人表示,购买生产原料的资金缺口得到及时填补,接下来将加快订单生产,持续拓展市场,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这笔贷款,得益于我所在的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泸州分行(以下简称“建行泸州分行”)“抵押快贷”业务的落地投放,企业通过手机App便可完成支用或还款,方便快捷。

作为一名从事金融工作的政协委员,看到企业负责人脸上的笑容,我深感在政协工作中唱主角、在本职岗位上作表率、在界别群众中当示范意义重大、收获满满。

2022年,我初到泸州任职,被脚下这方土地的城市底蕴、特色产业和民俗文化所吸引,认为“中国酒城”大有可为、金融行业当有所为。

近年来,我始终将“助力破解企业融资难”作为工作重点和履职方向,多次前往市内外各大中型企业和小微企业走访调研,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沟通交流,详细了解企业贷款融资难题,探索破解“良方”。

邹凌云(左二)在叙永县分水镇调研走访。受访者供

我印象深刻的一次调研,是在叙永县分水镇和古蔺县皇华镇。当时,我与多家涉农企业和中小微企业负责人讨论交流,得知他们普遍面临贷款难问题。当地党委政府相关负责人直言:“不少产品市场前景广阔,但是企业缺乏流动资金,扩大生产经营非常艰难!”

我进一步分析思考,认为中小微企业融资难,主要是受到融资适配性不够、大数据采集运用较为松散,以及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抵押担保资产不足、信用管理意识不强等因素影响,需要企业、银行、政府联动发力,协同破除思维观念、经营管理、体制机制障碍,才能让金融“活水”顺畅流淌。

结合调研思考,我撰写并提交了提案《关于进一步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建议》,提出探索政企银多维度数据授信新模式新机制,畅通银企信息对称渠道;推动建立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加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鼓励业务产品创新,不断推出适合中小微企业经营特点的贷款产品;加强对贷款市场的日常监管,打击不法中介等意见建议。该提案得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办理落实,不少建议转化为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政策举措。

今年2月,泸州市召开金融发展大会。会议公布的亮眼数据,足以说明政策落地带来了发展实效——截至202412月末,泸州市存贷款余额达8953亿元、增长12.9%;存贷比87.3%,排名居全省第3位;全市企业发行各类债券44只,总金额达307亿元……更加令人振奋的是,会议还提出优化完善政银企合作机制,撬动更多金融信贷资源投向重点产业、重大项目,为更多中小微企业注入金融“活水”。

作为建行泸州分行负责人,我主动带领团队推广用好“集体信用贷”产品,加快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信贷业务。2023年、2024年,建行泸州分行涉农贷款当年分别新增13.2亿元、15.45亿元,绿色贷款当年分别新增14.5亿元、29.9亿元。一组组亮眼数据,总能让我联想到一家家中小微企业繁忙的生产线,一名名企业负责人面带笑容谋划发展蓝图……

在今后工作中,我将持续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金融业务本领和履职能力,密切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广泛收集意见诉求,积极主动献计出力,助推金融“活水”更多、更顺畅地流向中小微企业,让泸州经济社会发展更具活力、更富动力。

周雪梅 见习记者 马锐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