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讲故事 | 广元市政协委员、四川省黄猫垭农业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罗洪:怀揣一颗“洪”心 扎根家乡沃土

【】 【2025-06-27】 【四川政协报】

仲夏时节,走在苍溪县黄猫垭镇的田间地头,只见1500亩白肉枇杷迎来丰收,现代农业园里的猕猴桃长势喜人,青瓦白墙的民宿院落整洁别致。这幅乡村画卷,我总是看不够。

2013年,回到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时,我看到年轻人外出务工,部分耕地撂荒,留守老人大多就种些小麦、玉米、红薯。我深知,只有利用好脚下的土地,让家乡的沃土长出“金疙瘩”,才能让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好。

那些日子,我踏破了乡亲们的门槛。白天在田间地头察看土壤墒情,夜晚在农家院坝倾听心声,笔记本上记满了乡亲们的“三怕”:怕技术跟不上、怕销路打不开、怕赔了血汗钱。

在反复试验下,我引进了适宜本地生长的经济作物,主动对接农业专家,手把手教大家技术。在我的带动下,数年时间里,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特色小水果产业发展队伍,建成白肉枇杷、红桃、红橙等产业园近万亩。

罗洪(右)给村民讲解枇杷管护技术。受访者供图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这几年的履职路始终离不开这片沃土。在我履职日记本的折页处,还夹着《构建红色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建设的建议》提案。正是这份提案的办理落地,促进了黄猫垭镇快速发展。

黄猫垭镇曾是县域内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乡镇之一。“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十年八九旱,全靠天吃饭”是黄猫垭镇曾经的真实写照。

但黄猫垭镇生态环境良好、红色资源富集。

如何让红色黄猫垭声名远播?2015年开始,我立足这些优势资源,调研走访,找专家咨询评估,最终形成《构建红色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建设的建议》提案。

该提案很快得到相关部门的积极回应。在相关部门的建设、推广下,黄猫垭镇荣获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天府旅游名镇、省级森林小镇等荣誉。如今的黄猫垭镇已实现从偏远乡镇到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蝶变。

近年来,我围绕乡村振兴、农业生产、农文旅融合等方面提交提案12件。其中,10件提案被立案办理,部分建议得到相关部门采纳。

成为政协委员的这些年里,我始终牢记凝聚共识的重要性。我牵头联合102位企业家等,成立了苍溪县首个乡镇地域性商会——黄猫垭商会。商会成立那天,大家从四面八方赶回故土,为进一步发展壮大特色产业贡献智慧和力量。如今,商会会员们不仅带回资金技术,更把大城市的管理理念注入家乡发展。

通过商会平台,我们累计助力吸引投资1.2亿余元,建成红色旅游、田园水乡、千亩桃源、百亩梅花等产业园,在家乡形成多元化的发展格局。同时,积极开展“常回家看看”“我为家乡做件实事”“我为家乡出谋划策”等活动,凝聚56名企业家的力量,投资打造5000余亩农旅融合产业示范带,年产值破千万元。

在我办公室的荣誉墙上,“全国优秀农民工”“四川省脱贫攻坚奋进奖”等奖牌见证着我的奋斗足迹,但最让我珍视的是大家脸上越来越多的笑容。

政协委员的履职之路永无止境。站在新起点,我将继续怀揣赤诚之心,深耕这片红色沃土,加强与界别群众的联系,更好地履职尽责,带领乡亲们走上更广阔的振兴之路。

(韩静 范永刚 记者 代艺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