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讲故事 | 合江县政协委员、县民政局局长尹德彬:
用心书写温暖的民生答卷
【】 【2025-07-15】 【四川政协报】
近年来,我静心扎根基层,积极建言资政,在助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坚定前行。“不深入基层,就不知道群众在想什么、真正需要什么。”这是我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每次行走在乡间小路,我都清醒地认识到,手中的政策清单、民情日志,是打开群众心门的“金钥匙”。
2023年,我前往法王寺镇走访调研,发现金鸭子村村民何大姐罹患癌症,医疗支出大幅增加,但低保金却未得到及时调整。我意识到,传统救助方式存在一定滞后性,亟须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调整,为面临新困难的低保家庭提供及时帮助。
那段时间,我和团队成员反复讨论,最终提出采用“双核四查”(依托大数据进行信息核对、组织乡镇或街道开展年度复核,通过信息平台查、入户调查、发动群众查、联动部门查)机制,全面了解救助对象的真实情况,保障困难群众合法权益的建议。
“民政救助工作还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做到公开透明,让群众信服?”在一次民政工作协商会上,我向参会的县政协委员和基层干部群众抛出问题。
一位“老支书”直言不讳:“救助公示贴在村口,风吹雨打不一会儿就破损了,很多村民根本看不到。”接过话茬,坐在一旁的群众代表表示:“救助公示内容太抽象、太笼统,大家根本看不明白。”
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应该借助微信群把民政救助过程完全公开,让群众及时了解、随时监督。此后,我通过座谈发言、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方式,提出对策建议。
吸纳了多轮协商建言成果,合江县社会救助“三晒三盯”阳光操作机制很快出炉,包含“审核确认晒图”“新增低保晒群”“资金发放晒单”等内容。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三晒三盯”阳光操作机制得到大家广泛认可。
政协提案是政协委员履职尽责的重要方式和协商议政的重要手段。每次撰写提案,我都提醒自己:提案不是纸上谈兵,必须说得确切、提得实在,才能有效助力解决实际问题。近年来,我围绕“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撰写提交的提案,均以实地走访调研为基础,反映的问题、阐述的观点、提出的建议均有事实依据和数据支撑。
记得一次在神臂城镇调研时,我了解到,身患重病的刘某因高昂的治疗费用而陷入困境,但他又不符合长期救助条件。看到刘某失望的表情,我深感痛心,于是结合调研了解到的类似问题,撰写提交提案《关于构建“过渡救助”机制 筑牢临时兜底保障防线的建议》,呼吁填补传统救助政策在时效性和灵活性上的空白,帮助困难群体避免因短期困境陷入长期贫困。
该提案得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后又经多部门协商,将其转化为群众满意的暖心举措。2024年,合江县共有2177人次通过“过渡救助”机制渡过难关,重燃生活希望。每每想到困难群众得到救助后流露出的真挚笑容,我都十分高兴。作为一名政协委员,肩上的担子虽重,但我内心总是丰盈、常常满足。
我参加的每一次调研和协商、提交的每一份提案,都在践行初心使命。我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胸怀“国之大者”,心系“民之关切”,积极提交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力促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用心书写更加温暖的民生答卷。
(赵易婷 记者 马锐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