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讲故事 | 眉山市政协委员、眉山市李妈妈爱心协会会长
李俊英:坚守公益初心 全心履职尽责

【】 【2025-07-18】 【四川政协报】

不久前,我和眉山市李妈妈爱心协会、李俊英委员工作室的几名同伴,一起把协会同志们捐赠的1500元和崭新的凉被、生活用品送到了眉山市东坡区崇礼镇复盛社区的小欢(化名)手上。看到小姑娘露出甜甜的笑容,我的心也暖暖的。作为她的“李妈妈”,也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我知道这份责任沉甸甸。

我的公益之路始于5·12”汶川特大地震志愿者的感召。2010年,我成为眉山首位专职志愿者、开通“李妈妈情感热线”;2012年,我牵头成立李妈妈爱心协会。在此期间,我和同伴们助学、关爱老兵、陪伴老人、帮助困难家庭……这些经历就像一本书,让我读懂了群众的喜怒哀乐,也为政协委员履职积累了鲜活的素材。

李俊英为留守女童开展安全教育。受访者供图

政协委员不仅要有为民情怀,更要有解决问题的智慧。随着经验积累,“李妈妈情感热线”逐步升级为“李妈妈课堂”,并走进乡镇、社区、学校等地。“李妈妈课堂”的宣讲内容涵盖防性侵教育、榜样宣讲、善孝感恩等多个领域,开课1000余次。特别让我牵挂的是留守女童的安全问题,每次看到她们纯真的眼睛,我就告诉自己:一定要为孩子们筑起安全防护网。

2022424日迎来了我履职生涯的重要里程碑——李俊英委员工作室正式挂牌成立。这是市政协首次为委员工作室授牌,这份荣耀让我倍感振奋。李俊英委员工作室成立以来,我们组织开展助学助困、助残助老、关爱特殊弱势群体等爱心活动270余场次,发动志愿者660人次,惠及900余人次。组织志愿者进机关、村(社区)、企业、学校等地,开展感恩教育、善孝传统文化教育、模范榜样事迹宣讲、三苏文化讲座60余场次,惠及4000余人次。开展线上(电话、微信)课堂150次,惠及约550人次。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我还将目光聚焦基层治理痛点。通过深入调研,我了解到部分民生服务项目持续性不强,功能服务阵地存在闲置现象,服务群众的软硬件配套设施也有待加强。经过实地考察,我撰写提交《关于提升群众参与基层治理主动性的建议》,提出“营造参与平台”“共建共治场域”“强化制度保障”等建议。如今,部分建议已落地转化。“友邻”服务集市、儿童置换集市这些新平台,正悄然提升着居民的参与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耕地保护同样是我十分关注的课题。近年来,眉山相继开展了一系列耕地保护专项行动。通过走访调研,我提出《落实田长制打造更高水平眉山片区天府粮仓的建议》,助力落实耕地保护制度。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既是我的公益初心,也是我履职尽责的动力源泉。从“李妈妈”到“李委员”,变的是称呼,不变的是为民服务的赤诚。有人问我坚持的动力是什么,我会想起社区大妈拉着我的手说“李委员常来”,想起田间老农指着绿油油的秧苗说“今年收成差不了”……这些温暖的瞬间,就是最好的答案。

(袁丽霞 记者 代艺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