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讲故事 | 攀枝花市政协委员、西区司法局副局长陈梦:
以责任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 【2025-07-22】 【四川政协报】

2010年,我成为攀枝花市西区人民法院的一名法官。穿上法袍的那一刻,我就在心底告诫自己:要始终对法律保持敬畏,要始终坚守公平正义。

2019年,我在格里坪法庭任庭长。一天早上,格里坪村党总支书记找到我说:谢某兄弟因割草引发冲突,撞伤七旬母亲,多年积怨激化,民警和村干部多次调解无果。我意识到,这起纠纷是家庭成员之间存在的长期积怨所致,需找准症结、对症下药。于是,我建议多方参与调解,在镇司法所、村“两委”等参与下,经三个半小时拉家常、谈事理,解开谢家“疙瘩”,促成和解。

这起纠纷让我意识到,化解社会矛盾不是法院一家的独角戏,需多方联合,发挥各方优势。于是,我将这套思路运用到调解工作中,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细节,“三说会堂”逐渐成形。这些年,“三说会堂”成功化解各类纠纷490余起,取得良好成效。

陈梦(右三)通过“三说会堂”协调化解纠纷。受访者供图

成为一名政协委员后,我深知,提案工作是我履行职责、参政议政的重要途径。我每次撰写提案之前,都会认真选题,深入调研,期望能够将基层实际情况、民众所思所盼准确传达到位。

此前,我从工作中的相关案例了解到,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青少年面临着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意外伤亡事件时有发生,这让我深感痛心与忧虑。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心理健康关乎家庭幸福、社会稳定与国家发展。为此,我撰写提交提案《关于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建议》,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完善相关教育体系,加强专业教师配备,提升家校沟通能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该提案被攀枝花市政协确定为重点提案,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与积极回应。

目前,市教育行政部门牵头,联合多部门完善了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创新工作机制,并出台多项政策文件。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手册已编制发布,联合志愿服务队也正式组建,部门互通机制成功建立,多措并举助力提案转化落地。

去年,我了解到,攀枝花市作为一座老工业城市,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扎实的工业基础,但长期以来产业结构单一、初级化问题突出,转型升级面临诸多挑战。

为此,我撰写提交《关于打造高校科创园,助力我市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的建议》提案,建议通过整合高校科研资源与市场主体优势,打造高校科创园,推动创新资源集成、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孵化,为攀枝花市的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新动力。

该提案得到攀枝花市科学技术局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回应。目前,攀枝花市已建成多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和双创示范基地。市科学技术局积极推进市校(院)合作,与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实施多项科技合作项目,开展技术供需对接活动,组织专家进行技术咨询,有效促进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这份提案也成为攀枝花市政协2024年度好提案。

我将继续带着责任与担当,扎根基层,用心倾听群众声音,用情解决群众问题,用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实,以责任之光照亮前行之路,为建设更加美好的家园而不懈努力。

记者 张荣康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