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青川等着你”
——访青川县政协副主席贾琳
【】 【2025-07-25】 【四川政协报】
记者:提起青川,大家通常会想到“山清水秀”“生态一流”,是游人心中的“诗与远方”。近年来,青川县为推动文旅深度融合,采取了哪些创新举措?取得了哪些发展成果?县政协围绕相关主题,如何聚智汇能、助推发展?
贾琳:青川是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县,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推动文旅融合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全县通过对核心景区进行提档升级,以及持续推动“坝坝经济统三产”、着力打造旅游新业态等举措,使核心景区实现华丽蜕变。创新打造文旅融合多元消费场景,成功上榜“2025年全国县域文旅融合100强榜单”,位居第50位。
围绕文旅融合发展,县政协积极助推核心景区建设,充分发挥政协文史工作独特作用,挖掘整理文化资源,助力赋予旅游项目文化属性。编印出版《蜀道·青川篇》《青川风物》等文史资料,组织委员撰写《我在唐家河等你》等歌曲,创排青溪攻城实景演出等剧目,让文化听得见、看得到,能触摸、“活”起来。
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对我省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彰显巴蜀魅力的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新路子,作出系统谋划和整体部署。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县政协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工作纳入议政性协商计划,在助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履职实践中,着力彰显政协之为,贡献更多智慧力量。
记者:青川县政协如何打造“书香政协”特色品牌?如何推动书香阵地向社会公开,促进“全民阅读”?
贾琳:县政协立足实际,精心打造“书香政协·木牍重光”特色品牌,与“同心共建·我有可为”“青言青语·协商成事”品牌共同推进,推动书香阵地向社会公开,促进“全民阅读”,让“书香政协”在开放共享中广泛凝聚思想共识,为地方发展注入强劲精神动能。
总体来说,就是着力构建“135”体系支撑开放格局——“1”个品牌统揽全局:明确“以开放促共识、以书香聚人心”工作目标;“3”级平台无缝链接:构建“木牍重光大讲堂”、书画艺术研究院、“1+5+N”社会实践平台等载体矩阵;“5”大园地凝聚人心:围绕“政治学习、产业振兴、经典传承、旅游康养、联谊交流”5大领域开展履职活动。
具体举措包括:通过“共建、共治、共享”模式打造青溪书院等标杆阵地,为委员提供学习空间并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定期举办立春耕读会、非遗手作课堂等活动,使其成为凝聚社会文化认同的公共空间;组织专家委员开展“书润人生”主题授课,参加“讲政协故事 学出彩政协人”系列活动及“坝坝读书会”等,在各乡镇召开青年学习成长座谈会,将县域经济发展思路转化为基层干部群众的共同认知和行动自觉;聚焦产业发展短板,依托“青言青语·协商成事”平台,开展读书研讨与专题协商活动;在读书活动中融入非遗文化元素,使阅读成为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纽带,增强人民群众对本土文化的自豪感、归属感;联合多方力量编印文史资料和特色读本,创作文旅歌曲、剧目,在文化共享中凝聚“我是青川人”集体认同……
记者:作为基层政协人,您如何理解扎实做好“四个凝聚”工作的重要意义?在日常工作中,又是如何践行“四个凝聚”的?
贾琳:做好“四个凝聚”工作,是188体育总书记对人民政协提出的重要要求,是贯穿新时代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鲜明主线。我从2003年开始担任县政协委员以来,20多年始终深怀为民之心、感恩之情,坚定“人民政协为人民”理念,带着强烈的荣誉感、使命感积极履职尽责,在统战工作中凝聚人心,在调研走访中倾听民声,在提案建议中反映民意,努力担负起“落实下去、凝聚起来”的政治责任,为推动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等贡献了智慧和力量,让人们真切感受到政协离得很近、委员就在身边。
在开展政协文史工作过程中,我充分发挥自身文艺专长优势,本着对历史和未来负责的态度,组织编印出版了《青川政协志》、《青川山歌》系列丛书、《脱贫攻坚青川故事》等文史资料,创作了《山歌再起》、《青川之上》、《青言青语协商歌》等汇聚力量、鼓劲加油的歌曲,编排了《七佛茶·祈福茶》、《感谢有你》、《守望》等剧目,激励社会各界胸怀感恩之情,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高效率、高质量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借力东西部协作开辟产业升级新赛道,汇聚起同心共建幸福美丽新家园的强大“政能量”。
作为新时代政协委员,我将认真学习领悟,深刻把握“四个凝聚”的政治内涵与实践要求,坚持以“书香政协”厚植思想根基,以“协商为民”汇聚智慧力量,以“文化赋能”促进民心交融,以“同心共建”激发奋进动能,助力汇聚共建美好青川的磅礴合力,共同把青川建设得更加美好,等待八方宾朋的到来。
(记者 马锐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