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讲故事 | 绵阳市政协委员、四川长江源金融外包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军:
让烟火气更足夜经济更旺
【】 【2025-08-15】 【四川政协报】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每次路过夜市,看到烟火缭绕的小吃摊前挤满食客,听着此起彼伏的叫卖声混着孩童的笑闹,我总忍不住感慨:这热热闹闹的夜经济,不只是城市活力四射的模样,更是拉动消费的强引擎。
这两年,我像个“夜行者”,总爱趁着暮色在绵阳的街巷里转。绵阳人文地理资源丰富,夜经济发展空间巨大。在调研中,我发现一些问题:绵阳的夜经济呈点状分布,没有形成一个聚集的消费带,业态同质化倾向较严重、特色IP缺失,缺乏品牌营销和让人眼前一亮的夜间地标。要破解这些难题、推动夜间消费提档升级,需要整体规划、协同发力,从公共设施、交通配套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何军(左二)实地调研对接,助推相关项目落地。受访者供图
基于这些思考,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期间,我提交提案《关于绵阳夜经济发展的建议》。该提案很快引起有关部门关注。6月,市政协联合FM103.3绵阳交通广播推出大型广播直播访谈节目《对话·提案去哪儿了》,聚焦“以夜兴城——推动绵阳夜间经济提档升级”这一主题进行探讨交流。作为政协委员,我参与了直播。在两个多小时里,我和市商务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碰撞想法,从凌晨公交的末班车时间聊到夜市摊位的统一规划,连收音机前的听众都忍不住打来电话支招:“能不能在三江边搞个灯光秀?”“学生党喜欢文创市集,得多来点新鲜玩意儿!”大家越聊心里越亮堂。
顺着这些在交流中碰撞出的灵感,我们进一步琢磨出好几招:绵阳作为中国唯一科技城,拥有深厚的汉唐文化底蕴,可依托“科技+文化”双IP矩阵,打造机器人演绎汉唐舞、仿古灯笼与无人机表演相融合等特色场景。重庆洪崖洞半夜还亮着的便利店灯牌,就像给夜归人留的暖光,这套“暖心运营”值得学习借鉴。长沙夜市凭借“主题市集+社交活动”的运营策略吸引大量年轻人,通过汉服巡游、露天电影等多样化活动,以社群运营激发年轻人的参与热情,此类做法亦有参考价值。
让人欣慰的是,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夜经济的活力在绵阳持续涌动——今年一季度,当地夜间消费占比达52.5%,实打实成了拉动消费的“主力军”。随着各项举措的逐步落地,这份活力还在不断攀升。
除了夜经济,这几年我总想着从不同方面为绵阳的发展“添把火”。为促进畜牧业提质,我建议为本地畜禽建立“基因库”,强化绵阳与国内其他地区高校在农业科研领域的合作,以此夯实饲料供给基础;针对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提出要在体制机制上寻求突破创新,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助力产业深度融合;发现中小企业发展面临不少挑战,就呼吁建立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希望能在政策上多扶持……这些建议均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采纳,其中一些已转化落地。
2024年,我提交个人提案7件、集体提案3件,反映社情民意信息14条。其中,联合其他委员呼吁在《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 年)》里加上“支持民营企业参与”的这条建议被全国政协采用,还被评为绵阳市政协2024年度优秀社情民意信息。
让作为一名政协委员的我最有成就感的便是,看着自己的意见建议从纸面落到实处,转化为具体的政策与项目。未来,我将持续思考农业转型的堵点、消费经济的新增长点、民营企业发展的助力需求等,带着疑问深入调研、积极建言,为绵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郭畅 何伟 记者 张好雨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