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讲故事 | 省政协委员、四川财经职业学院院长符刚:
以职教担当书写新时代履职答卷
【】 【2025-09-11】 【四川政协报】
“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这不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明确规定,更是我作为一名职业教育工作者的信念与追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走上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快车道”,职业教育面貌发生了变化。随着新兴业态和新职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对创新型人才和新型劳动者的需求愈发迫切,职业教育发展也面临一些亟待破解的痛点和难点。
作为一名教育界别的省政协委员,我坚持深入职业院校、企业车间,通过实地走访、现场考察等多种方式开展调研。在调研中,我分析出职业教育存在政行企校合作广度不足、产教融合具体政策支撑不够等情况。针对这些难题,我进行了思考与梳理,相继提交《构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试错容错机制的建议》《促进我国职业院校深化产教融合的对策研究》等提案,旨在为校企双方破除顾虑、大胆创新提供参考。这些建议也引起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与此同时,高技能人才供给侧结构性矛盾也日益凸显。我深知,人才是第一资源,教师则是培养人才的关键。为此,我将目光聚焦于人才培养体系与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我积极建言献策,提出关于加强四川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系统性方案;另一方面,我直击办学痛点,提出“四尊重、四激励”,即“尊重人格、激励高尚;尊重人才、激励优秀;尊重平凡、激励先进;尊重劳动、激励丰硕”,旨在全方位激发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内生动力与创造活力,为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打造一支强大师资队伍。
作为一名职业院校负责人,我不仅着眼当下,更致力于为职业教育注入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精神滋养。我积极将红色资源引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提出挖掘四川红色财经文化资源等建议,倡导“行业学校行业办、办好学校出行业”的特色发展路径,将革命先辈的财经智慧转化为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不竭动力。在日常管理与教学中,我始终将立德树人放在首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追求,确保其成长为德技并修、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在日常履职中,我坚持将每一次调研思考、每一件提案建议都转化为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实际动能。2022年以来,我累计向省政协提交提案9件、反映社情民意信息44条。其中,《加强四川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荣获“省政协2024年度好提案”。我个人也获评“省政协‘同心共建现代化四川’专项行动2023年度先进委员”。这些荣誉,不仅是对我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我未来履职之路的鞭策。
我将继续深化对职业教育政策的学习与理解,围绕构建产教融合、职普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聚焦“五金”建设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持续开展深入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为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求、产业发展、岗位要求的能工巧匠、大国工匠贡献智慧和力量。
(记者 陈相龙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