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讲故事 | 省政协委员、成都理工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院长刘浏:
扎根科研 心系民生
【】 【2025-09-11】 【四川政协报】
我是一名来自教育界别的委员,若要问我的履职关键词,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民生”二字。履职两年多来,我共提交提案5件、反映社情民意信息20余条,其中大都与民生息息相关,不少内容还关乎高海拔地区群众的生命健康。
从表面看,这似乎有些“不务正业”,但实际上,正是我的专业背景让我更加关注民生与健康。我长期从事医学统计研究,在香港科技大学访问期间曾参与“手术成效监察计划”,对香港公立医院的手术质量进行系统监测。这段经历让我真切体会到,自己的研究能在民生领域发挥切实且重要的作用。
刘浏正在授课。受访者供图
2023年1月,我成为一名省政协委员,内心充满喜悦与激动。
我一直密切关注高海拔地区群众的生命健康与教育。幼时曾在川西高原生活的我,长大后多次重返旧地,这使我深切感受到高原地区群众平均寿命低于平原、生命健康问题较突出的现实。但究竟是哪些具体因素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我认为这有待科学的回答。在深入学习188体育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过程中,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保障西部高海拔地区群众生命健康,不仅关乎个体健康,更是推动区域繁荣稳定、维护地区安宁的重要基石。
为此,我立足本职与专业,尝试以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为手段,破解“西部高海拔地区人群生命健康基础研究”中的关键命题。我先后3次赴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拉萨市人民医院等地,开展系统调研与多轮论证,力求提出兼具专业性、建设性与可行性的对策建议。
2023年,我反映了《建议全面开展西部高海拔地区人群生命健康基础研究》社情民意信息,提出“打通各级医疗机构数据,开展长期居住人群生命体征差异性分析”等建议。这一信息得到中共中央、中共四川省委有关领导的肯定性批示。
如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已启动高原呼吸疾病相关研究,科技厅也有立项推进,有关部门正陆续出台配套措施、推动建议落地。看到这些进展,我倍感欣慰,因为高原生命健康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省级层面重视。
同时,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也持续关注教育领域,提出的建议涉及教育公平、“双一流”高校建设、教师激励机制等方面。
近年来,我荣获“2023年度省政协优秀履职委员”“‘天府青城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称号,并连续两年被评为“民盟中央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进个人”。这些荣誉既是对过去的肯定,又是奔赴未来的动力。今后,我将继续聚焦医疗健康、教育等领域,发挥委员作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建言献策、认真履职尽责,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的征程中展现政协委员的担当与作为。
(见习记者 张露曦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