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十五五”规划献一策·委员访谈④
【】 【2025-09-12】 【四川政协报】
引领带动 建言出力
——访省政协委员、广元市政协主席谢晓东
记者:开展“我为‘十五五’规划献一策”活动,是今年全省政协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省政协委员,您是如何为科学编制“十五五”规划贡献智慧力量的?
谢晓东:今年以来,聚焦科学编制“十五五”规划这一重大课题,我主要从以下方面履职。一是抓学习,更好知情明政。通过委员读书活动、“政协学习大讲堂”等方式,准确理解把握党中央、省委对高质量做好“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的要求,为精准助力“十五五”规划编制打下基础。二是抓带动,广泛汇聚力量。坚持省政协委员示范带动、广大市县政协委员同题共答,带领11名省政协委员以及市县政协委员收集建议100余条,积极助力“十五五”规划编制。三是抓调研,积极建言出力。坚持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坚持在发展大局中找准广元定位和发展路径,带领6个调研组扎实调研、深入协商,提出了不少发展所需、群众所盼的意见建议。向省政协报送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和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等6个方面具体建议。
记者:面对即将到来的“十五五”,您重点关注哪些领域?面对未来发展,又有哪些具体建议?
谢晓东:我比较关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尤其是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前期,国家、省级层面相继出台关于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政策措施,也取得了积极进展。当前,革命老区仍然是四川区域发展的突出短板和推进共同富裕的薄弱地区,建议在“十五五”期间,以更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优化产业布局、谋划实施一批基础设施、民生事业等重大项目,支持革命老区在土地、林业、水利等方面大胆创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记者: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赋予广元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重要任务。作为在广元工作的省政协委员,您对此有哪些建议?
谢晓东: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明确提出“支持广元建设国际旅游城市”,充分体现了省委对广元的关心和支持。建设国际旅游城市,我认为需要在以下方面持续用力:
持续擦亮文旅品牌。重点要在绽放蜀道三国文化魅力、展现山水自然美景、挖掘历史名人文化价值、传承弘扬红色文化基因、建设知名康养度假胜地等方面下功夫,持续擦亮“剑门蜀道、女皇故里、红色热土、康养胜地”文旅品牌,建设具有国际范、中国味、巴蜀韵、广元样的国际旅游城市。大力丰富文旅业态。“文旅+百业”“百业+文旅”是大趋势,是高质量发展应做好的大文章。重点要立足广元实际和市场需求,大力发展文博旅游、红色旅游、康养旅游、乡村旅游、工业旅游、研学旅游、演艺赛事旅游、商贸旅游等业态,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支柱产业。完善设施服务、强化宣传推广。文旅产业是典型的体验经济、开放经济,需要一手抓硬件抓服务、一手抓宣传抓推广。一方面,要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抓好现有景区设施改造完善,提升景区硬件建设水平,提升文旅服务能力水平。另一方面,要通过办好重大节会活动、强化全媒体矩阵宣传、积极拓展全球市场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广元文旅知名度美誉度。
(张运德 记者 代艺 整理)
以发展定力书写时代担当
——访省政协委员、资阳市政协主席焦杨
记者:开展“我为‘十五五’规划献一策”活动,是今年全省政协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省政协委员,您是如何为科学编制“十五五”规划贡献智慧力量的?
焦杨:我主要从3个方面参与“我为‘十五五’规划献一策”活动。一是组织委员积极建言。带领资阳市政协开展高频次、多形式的调研协商活动,收集整理形成100余条意见建议,为“十五五”规划编制建言献策。二是深入调研献计出力。结合资阳星河动力等项目,深入调研商业航天产业,形成专题报告报送省政协,为四川加快建设西部商业航天港建言献策。撰写社情民意信息《加快丘陵地区小型提灌站设备更新与技术升级》,为助力解决基层农业难题贡献智慧力量。三是立足实际推动产业发展。四川资阳濛溪河遗址群入选“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将积极助力推进濛溪河遗址发掘和利用工作;力促前瞻布局天然气产业等。
记者:“十五五”时期是我省塑造发展新动能和未来竞争新优势的重要窗口期。您重点关注哪些领域?有哪些建议?
焦杨:我重点关注3个方面。一是天然气产业发展。资阳及周边城市天然气资源丰富,建议依托这一资源优势、交通条件,将资阳市天然气开发利用及园区建设纳入国、省“十五五”能源专项规划,加快推动天然气开发与产业集聚。二是食品饮料产业发展。建议依托资阳农业大市优势,支持资阳打造成渝中部地区绿色健康食品生产加工配送基地。在安井食品、欧福蛋业、海通食品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推动资阳柑橘、柠檬、桑蚕等产业提质增效,壮大“川字号”品牌。三是濛溪河遗址发掘开发利用。建议将资阳濛溪河遗址博物馆等保护利用设施建设纳入全省“十五五”公共文化服务规划,深入开展多学科、跨领域联合学术研究与科技攻关,打造四川历史探源与文旅融合新名片。
记者: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推动四川现代化建设的重点任务。作为在资阳工作的省政协委员,立足资阳实际,您对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哪些建议?
焦杨:一要因地制宜。只有结合地区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才能更好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推动地方可持续发展。以雁江区农业发展为例,当地重点推进柑橘改良、稻虾扩面和肉鸽养殖,“雁媛”新品种单价是普通柑橘的5倍,稻虾综合种养带动农户年均增收3000元,肉鸽年出栏量在全省靠前,为全省农业高质量发展作了有益探索。
二要坚持产业集聚发展。通过企业间紧密配套协作,加快培育形成产业,是降低企业生产和交易成本、增强市场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以雁江食品饮料产业发展为例,当地以安井食品等企业为龙头,带动食品饮料全产业链发展,目前已集聚上下游企业66家,雁江绿色健康食品产业集群成功申报省级中小产业集群。
三要坚持一任接着一任干。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贵在持之以恒、一张蓝图绘到底。应秉持“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确保政策连续性和规划稳定性,通过一任又一任的“接力赛”,为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李臣博 记者 张荣康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