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讲故事 | 省政协委员、天全县中医医院骨伤科住院部主任李纯刚:
让中医药“火种”在更广阔天地传承

【】 【2025-09-19】 【四川政协报】

我是一名骨科医生,日常与疼痛、创伤、康复相伴,既用精准技艺为患者解除骨伤之苦,也习惯将行医途中的所见所感倾注于文字。我在病房长廊里,日复一日用实际行动守护病患健康;也曾踏上高原的雪野,把医疗援助的温暖播撒在雪域大地。

身兼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雅安市作协副主席,文学路上我从未停笔。近年来,我的一些散文集陆续出版。其中,由百花文艺出版社推出的《雪夜手稿》,收录了我在甘孜高原医疗援助时写下的48篇随笔。那些雪夜里的诊室灯光、巡诊途中的风雪、药炉升起的白烟,都成了笔下鲜活的风景——这些文字既是我作为医者对生命的体察,更是我作为写作者对这片土地的深刻记忆。

李纯刚(前排左一)在天全县中医医院开展病情会诊。受访者供图

尽管临床工作繁忙,但我始终积极履行政协委员的职责。202411月,我参与川藏铁路建设工地视察活动。走进工地时,我心潮澎湃——川藏铁路加速建设,两地联系将更紧密。这些年,我前往甘孜开展医疗援助3次,始终践行“传帮带”使命。前两次巡诊,我深切感受到甘孜对中医骨伤技术的迫切需求。第3次前往时,我特意带去天全县中医医院陈氏骨伤科特色技术与中药制剂,毫无保留地培训当地医务人员,还言传身教带出3名徒弟,盼望他们不忘初心使命,守正创新服务当地群众。每一次巡诊,都让我更清晰地明确,作为中医人,既要治病救人,也要让中医药“火种”在更广阔天地传承。

成为省政协委员的8年多时间里,我提交的提案均获得认真办理。其中,关于甘孜18县(市)患者来我院就医的医保提案,让我印象尤深。当时,因医保政策不统一,患者从我院出院时,无法即时结算,需多次往返办理手续,有时报销金额还抵不上路费。我在提案中呼吁,简化流程、推进异地结算。省医疗保障局相关领导前往医院调研座谈,最终推动政策优化,实现跨区域医保直接结算。那一刻,我真切体会到政协委员的建言能助推改变、温暖人心。

今年,我的履职实践仍聚焦医疗领域,尤其关注骨伤专科建设,提交提案《关于支持雅安建设西南骨伤紧急救援和救治基地的建议》。雅安毗邻甘孜、凉山等地,交通渐趋便利,具备区域辐射优势。若整合现有中医药资源,依托陈氏骨伤科的特色技术打造高水平区域骨伤诊疗中心,能为更多群众提供高效、便捷、优质的中医药服务。

这些年,我先后获得雅安市人才工作先进个人、四川省“卫生健康英才计划”基层卫生拔尖人才等称号。对我来说,这些荣誉既是肯定,更是鞭策。我始终记得:根在临床,责任在基层,声音在政协。从临床诊疗到参政议政,再到文学创作,我正以这样的多元实践,诠释着对生命价值的深刻理解,也用不同方式践行着对社会民生的责任担当。

(李沁忆 记者 张好雨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