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十五五”规划献一策·委员访谈⑨
【】 【2025-10-23】 【四川政协报】

献智“十五五” 聚力共富路
——访省政协委员、攀枝花市政协主席李仁杰
记者:开展“我为‘十五五’规划献一策”活动,是今年全省政协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一名省政协委员,您是如何参与这项活动的?
李仁杰:作为一名省政协委员,我始终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投身这项活动。一是深刻领会要求。深刻领会省委、省政府关于“十五五”规划编制的部署要求,始终站在全省发展高度思考问题,既关注全局性、长远性重大议题,也聚焦产业建圈强链、区域协调发展等关键领域,确保建言方向与全省战略布局同频共振。二是深入调研摸底。围绕“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赴广西和贵州考察学习,前往市内攀钢集团、钢城集团、安宁钛材等企业,与行业专家、政协委员等座谈交流,广泛听取意见建议,收集民情民智。三是精准建言献策。立足国家和我省对攀枝花市的战略定位,紧扣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发展短板,聚焦钒钛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多能互补、交通基础建设等7个关键领域,向省政协报送建设国家未来空间关键战略材料装备基地,国家科学、高效、安全能源体系建设示范工程等8条意见建议。
同时,作为攀枝花市政协主席,我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制定工作方案,明确责任领导,通过多种方式带动委员积极参与“我为‘十五五’规划献一策”活动,经广泛调查研究、座谈交流、征求意见,共收集意见建议475条。
记者:“十五五”时期是我省塑造发展新动能、形成竞争新优势的重要窗口期。在这一重要时期,您将重点关注哪些领域?对于这些领域的发展,您有什么具体建议?
李仁杰:我将重点关注产业发展和重大交通基础建设两个领域的发展。
在产业发展方面:一是建议发展高端钒钛复合材料、特色铸造产业等,抢占全球空间(空天、深海、深地等)战略材料产业制高点,打造全球领先的高端装备体系。二是开发大容量、长时间储能装备,建设全钒液流储能电站、光伏发电集群、风能发电产业、氢全产业链、储能产业集群等,形成较为完备的多种能源高效协同利用示范工程。
在重大交通基础建设方面:一是建议依托横断山脉三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并流区地理条件,建设跨流域调水体系、清洁能源开发体系、生态保护体系、航运体系,连通南亚、东南亚运河航道。二是推动攀枝花贯通南北东西的铁路网络规划建设。
记者:省委高度重视攀枝花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对于做好相关工作,您有哪些建议?
李仁杰: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是省委、省政府赋予攀枝花为四川乃至广大西部地区城市实现共同富裕探索路径、积累经验、提供样本的光荣使命。对于做好相关工作,我建议,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支撑,加劲加力建强钒钛钢铁新材料产业、清洁能源产业、阳光康养产业等“9圈21链”,做大经济总量,夯实共同富裕物质支撑;坚持以缩小“三大差距”为主攻方向,加劲加力推进医疗、教育、“一老一小”等民生领域改革试验探索,构建上下贯通、城乡一体、基本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树立创新意识,大胆探索,努力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李瑞 记者 董彦 整理)
汇聚政协智慧 共绘“十五五”蓝图
——访省政协委员、达州市政协主席胡杰
记者:省政协开展“我为‘十五五’规划献一策”活动以来,作为省政协委员,您具体做了哪些工作?
胡杰:我积极参加省政协“我为‘十五五’规划献一策”活动,围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推进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建设、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等7个方面深入调研、充分论证,积极建言。此外,注重通过大会发言、提交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方式鼓与呼,围绕“聚力‘副中心’能级大跃升,构建‘十五五’区域发展新格局”这一主题,在省政协常委会会议上作口头发言;报送的关于高抗毁性算力的社情民意信息被全国政协采用。
作为达州市政协主席,我积极发动全市政协各级组织和广大委员,紧扣“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履职尽责,将助力编制达州“十五五”规划作为市政协上半年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主题,将“我为‘十五五’规划献一策”活动作为“同心共建现代化四川·达州篇章”专项行动年度工作重点,组织开展专题调研、协商议政等30余次,收集意见建议1100余条,有效推动“我为‘十五五’规划献一策”活动走深走实。
记者:“十五五”时期是四川塑造发展新动能、形成竞争新优势的重要窗口期。面对这样一个关键节点,您重点关注哪些领域?对于未来发展,有何具体建议?
胡杰:我关注的重点在工业领域,具体有三点建议。一是出台指导意见。坚持整体规划、错位发展、有序竞争的思路,研究制定省域产业布局指导意见,根据空间规划、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对全省各市(州)重点产业作出明确。二是建立协调机制。在省级层面建立重点产业协调推动机制,从产业布局、招商引资、技术攻关等方面实行落地会商预审制度。同时,围绕全省六大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集群培育,引导各市(州)开展协作配套和链条补短,推动成群成链发展。三是实施重点支持。对符合布局要求的重大产业项目,按程序优先列入省重点项目计划名单,在项目审批、用地保障、金融支持等方面予以倾斜。
记者:省委赋予达州建设“一区一枢纽一中心”重大使命,作为在达州工作的省政协委员,您对达州完成这一使命有哪些建议?
胡杰:我建议,要高标准建设万达开天然气锂钾综合利用集聚区。积极推动将集聚区建设纳入全省“十五五”规划重点产业布局;推动全国纤维新材料及其后制品制造基地、成渝磷化工产业基地等项目落地;设立关键技术“揭榜挂帅”基金,攻关锂钾深部勘探与高效溶采等前沿技术。
要加快建设东出北上国际陆港枢纽。不断做强达州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和达州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硬支撑,加快铁路和航空开放口岸及国家二级铁路物流基地申建,推动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达州协同改革先行区建设;加快西达渝和成达万高铁、达万铁路扩能改造、达万直达高速、广巴达城际客专等通道建设;提升“铁水公空”多式联运水平,打造大进大出、快进快出物流枢纽。
要协同培育川东北省域经济副中心。联动打造能源化工、新材料、电子信息等千亿级产业集群,前瞻布局合成生物制造、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共建川东北区域医疗中心、区域消费中心,加快建成高质量省域经济副中心。
(张文艺 周浩东 记者 黄笑菲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