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讲故事 | 达州市政协委员、开江县文艺创作办公室主任朱映铮:
用文字书写对家乡的热爱
【】 【2025-10-31】 【四川政协报】

秋日清晨,巴山的云雾还未散尽,我已伏案完成新诗《赤脚踩软的方田》的创作,字里行间跳动着对故土的深情。在我身后的书架上,5本履职笔记整齐码放,每一本都写下了密密麻麻的民情民意。这些带着温度的文字,是我多年履职的见证。
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文化界别委员,我用文字书写对家乡的热爱,也以实际行动诠释委员的担当。

朱映铮(左一)了解茶叶生长情况。 受访者供图
多年来,我深入走访调研,聚焦社会民生、文化建设、乡村振兴等方面,撰写《加快推进川东北一体化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议》等提案近20件,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关于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纳入中小学课本的社情民意》等10余条。我用这些提案、社情民意信息在党委政府和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坚实的“连心桥”,发挥了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作用。
2022年6月,在开江县政协的指导支持下,以我名字命名的映铮委员“今士堂”工作室成立。工作室的10余名文艺界别委员通过这一平台,献文艺思政之策,务以文化人之实,兴文旅融合之举,结文化自信之果。
工作室成立后,我与驻室委员们行动起来,围绕开江县文旅产业、民俗文化等方面开展多次调研,形成集体提案《关于打造田城文化艺术节的建议》。该提案得到县委、县政府重视,促成开江县连续两年举办田城文化旅游艺术节。
2023年初,我组织委员围绕开江县“三无”小区改造情况开展调研,提交提案《关于加强“三无”小区改造治理的建议》,建议实施“三微”工程,聚焦楼体修整、道路修缮、安防设施改造,优先解决设施老化问题;结合老旧小区改造政策,同步推进雨污管网更新、外墙美化;构建“党建引领+居民自治”模式;强化政协监督与公众参与。
该提案被列入开江县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田言田事”重点意见建议办理责任清单。在开江县委的大力推进、县政协的跟踪监督下,2023年以来,开江县打造城市口袋公园7处,改造老旧小区80余个、雨污管网2万余米,硬化道路3万余平方米。
截至目前,工作室组织开展文化交流座谈会14次,举办文艺沙龙、阅读分享、创作研讨等活动20余次,提交提案7件、反映社情民意信息8条,开展“有事来协商”活动6次,不少意见建议都从“纸上”落到“地上”。
我将继续积极履职尽责、建言献策,让每一件提案都承载民生温度,在每一次协商中都迸发政协智慧。
(李奇龙 记者 黄笑菲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