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十五五”规划献一策 · 政协行动③

【】 【2025-10-31】 【四川政协报】

遂宁市政协凝心聚智助力“十五五”规划科学编制——
委员建议背后的履职故事 

10月23日,遂宁市发展改革委二楼会议室内气氛热烈。墙上张贴的正在编制中的“十五五”规划进度表,清晰标注着各项任务节点。发展和规划科的工作人员们正围绕重点产业布局展开讨论,科长李薇拿起市政协报送的《我市“十五五”规划编制有关意见建议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边认真查阅边向同事谈道:“这份报告中很多建议都为我们编制‘十五五’规划提供了科学参考。”

《报告》是遂宁市政协围绕“十五五”规划编制主动履职、汇聚民智的重要成果。其中每条建议的背后,都是市政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具体实践,是全体委员们履职尽责的身影。

低空经济“展翅”: 新赛道上拓空间

低空经济产业被看作是推动遂宁市“十五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翻阅《报告》,“大力发展低空经济”这条建议十分醒目。

2月,在市政协八届五次会议联组讨论会上,市政协委员周建直击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痛点:“遂宁市坐拥净空区、飞行学院、智能制造等优势,若政策配套不跟上,优势就是‘空中楼阁’!”

周建的话道出了众多业内人士心声——没有清晰有力的政策保障,再好的愿景也只能在“云端徘徊”。

此前,周建深入遂宁机场周边区域、相关企业开展了为期1个月的走访,最终梳理形成提案《关于加快推进遂宁低空经济发展的建议》,呼吁遂宁市高度重视低空经济的发展、尽快出台相关支持政策……

遂宁市政协迅速组织力量,深入调研,与政府相关部门反复沟通协商,将委员们关于破解政策瓶颈的建议提炼、升华,最终助力形成服务低空经济项目落地的“四张清单”机制,内容包括“空域怎么开放”“场景如何对接”“政策怎么给力”“金融如何输血”。这成为助力遂宁突破低空经济政策困局的“破冰船”。

如今,来到中国民航飞行学院遂宁南坝机场旧址,只见遂宁市成渝中部低空经济及智能制造产业园建设正全速推进。万丰奥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刘剑平激动地说道:“我们期盼已久的飞机零部件项目建设正式开工,这离不开各级部门在‘四张清单’机制下,以‘保姆式’服务为项目推进保驾护航。”

在助力遂宁“十五五”规划编制过程中,“大力发展低空经济……建设成渝中部低空经济融合发展示范园项目、成渝中部航空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被写入《报告》,具体内容也吸收了上述提案的部分内容。

白芷产业“延链强链”: 育出现代农业新动能

在《报告》中,“依托白芷等道地药材优势,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机制与服务网络,搭建区域中医药合作平台”这一建议背后,是遂宁市政协助力做大白芷产业链的生动故事。

目前,遂宁市全市白芷种植面积约2.5万亩,居全省第一,白芷年产量近1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25%,有着“中国白芷之乡”的美誉。

2023年9月,市政协副主席谢炯带队深入蓬溪县群利镇合兴村的田间地头,就白芷产业发展开展专题调研。委员们通过现场察看,与镇村干部、种植户围坐交谈,了解到扩大种植面临着资金、技术等方面困难,积极提出建议。

同年,市政协副主席何佳率队开展关于白芷产业发展的调研,从白芷产业基地、现代农业园到制药企业,详细了解良种繁育、仓储加工、产品研发销售等内容。

“调研组当时发现,白芷产业在遂宁虽有一定基础,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缺乏系统性技术支撑。”参加调研的市政协委员吴君谈道,经过两年多的发展,这些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

如今,白芷产业在遂宁正向“高”攀升、向“新”而行。曾经散装出售的原材料,正变为高附加值的精深加工产品。2024年,仅遂宁市船山区的白芷产业年产值就实现2.3亿元。

随着遂宁市“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的启动,市政协开始系统梳理各项建言,为“十五五”时期遂宁中医药产业发展献计出力。

“在3月召开的‘十五五’规划编制建言座谈会上,我们特别邀请了中医药专家和企业代表参加,更加广泛地汇聚智慧。”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主任伍宏说,经过多方论证,最终将白芷产业的多方面建议写入《报告》,希望让传统优势产业能在未来焕发出新活力。

深挖遗址“宝藏”: 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2022年夏,遂宁市文管所及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桃花河畔开展的一次例行调查中,意外发现了地表裸露的旧石器时代石器,初步判断这可能是一处重要的古人类活动遗址。

听到这一消息,射洪市政协委员李俊激动不已,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李俊意识到,这对研究早期人类十分重要,但同时也看到令人担忧的状况——遗址所在的河岸受季节性洪水威胁,周边缺乏必要的保护设施,更棘手的是保护经费短缺。

那段时间,李俊成了桃花河畔的“常客”,走访村民、请教专家、整理资料,最终提交了《关于桃花河旧石器遗址保护利用的建议》,提出设立遗址保护专项经费、制定未来桃花河遗址保护和利用的合理规划、建立健全机构等建议。最终,相关建议得到有关部门采纳。

经过近3年的努力,桃花河遗址陆续发现了手斧、手镐、重型刮削器以及南方旷野遗址中罕见的动物化石等遗物,还发现了石器加工场所和其他罕见的、特征明显的早期复杂遗迹,为了解早期人类的社会组织、技术应用等提供了珍贵材料。如今,桃花河遗址已成为遂宁市的一张新文化名片。

为扩大遗址影响力,7月,市政协组织政协委员前往桃花河遗址,专题调研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在省政协组织开展的“我为‘十五五’规划献一策”活动中,省政协委员、遂宁市政协主席杨军也积极呼吁“支持桃花河遗址考古发掘和利用”。

“遗址不仅具有学术价值,更是文旅融合的重要资源。”杨军表示,建议将桃花河遗址保护利用写入规划,希望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为遂宁发展注入文化动能。

《报告》中的3条建议,是市政协积极助力当地“十五五”规划编制的生动缩影。自省政协“我为‘十五五’规划献一策”活动启动以来,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带头调研,各专委会分头组织,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广泛发动。短短数月间,全市召开政情通报会13次、调研座谈会31场,最终整理出285条建议,汇集成《报告》报送市委、市政府供决策参考。

“我们将充分发挥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广泛汇聚委员智慧力量,为遂宁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杨军表示。

(杜涛 杨孟桤 记者 张露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