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坊院子:岳池雕版的历史记忆
【】 【2023-08-31】 【四川政协报】
作坊院子,也称“杨家作坊”,坐落在岳池县花园镇平原村七组,是一座典型川东三合院民居,明代杨氏曾在此兴业雕版。清代之后,杨氏原址复建,重理旧业,这里便成为清代岳池雕版的发轫之所。
清初,岳池并入广安州,当地人口稀少,图书需求也少。作坊院子刻书除满足本地需求外还要面向省外,当时牌记为“西蜀四知堂”“四川杨氏”的图书多为外省书商订制。岳池建置恢复后县城重建,作坊业务转至县城,但雕版工艺却从此在这一带生根延续。作坊院子《杨氏家谱》,成书于清乾隆四十七年,系作坊院子杨昌明亲自刊刻,刻写工整、版面严谨、装帧讲究,有较高刻印水准。这本谱书也是今天县内能见到的岳池刻工刻印的较早印本,佐证清乾隆年时,雕版技术在这里已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延续和积累。受作坊院子刻书的影响,这一带成为清代岳池刻工最富集的地方。
作坊院子不仅造就了大批熟练刻工,也磨砺出刻工们执着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从这里走出的刻工把这种精神连同刻艺世代相传。祖上曾在作坊院子做工的杨兆平,是清末一位雕版艺人,他秉持先辈传下来的工匠精神伏案握刀,专心致志、锲而不舍,在泸州、成都刻字五十多年,刻成图书不计其数,敬业故事传颂至今。现住大峰山村的杨毓华老人回忆说:祖父杨兆平做了一辈子雕版活,大拇指常年按压刀头形成一个肉窝,深陷入骨;长期使用的刻字刀,刀柄被握捏成一根木筋,上面呈现四个手指把持印。这把刻刀诠释了岳池刻工的工匠精神,杨家把它当作传家宝,四邻八舍也不时来观看,从中获得教益。在杨毓华家还保存了一方杨兆平当年刻制的大印章,上刊“团体会”三字。这方印章刻技精湛娴熟,又是他钻研刻技、技艺高超的物证。
作坊院子还见证了岳池刻工的辛劳苦累。清代和民国时期,岳池籍刻工为了生计四处奔波劳碌,很多人由于长期伏案劳作积劳成疾,客死在异乡。原平原村村委会主任杨显文介绍:“我们这里的人祖上大多到外地做刻字手艺,家族‘毓’字辈以上的祖辈几乎都死在外地,以云南、贵州最多。由于路途遥远,无法归葬故土。”他说,过去清明节,村里杨姓家家户户都要到贵阳上坟祭祖,近些年由于城市扩建,贵阳太子桥杨家坟地不复存在,也就没人去了。小时候他看到院子正堂屋门枋上钉着一个垂诫牌,上面写满了客死外乡的祖辈名字,告诫后人不要外出做刻字手艺,后来这里的人就放弃了刻字手艺。
作坊院子这座历经岁月沧桑的院落,见证过岳池刻工的敬业、精业与艰辛,铭刻着岳池雕版的历史印记,如今因年久失修无人居住已经破败荒芜。但它作为一个传承悠久、凝聚一方人文底蕴的地名,在人们的记忆里依旧面容鲜活。
(文/图 杨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