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2022年度提案及办理答复摘登(十五)|推行耕地间作套种 提高综合产出效益
【】 【2022-08-18】 【四川政协报】
题目:《关于大力推行耕地间作套种,提高综合产出效益的建议》
提案者:张明荣
内容:
大力推广农作物间作套种技术模式,能有效解决我省粮经作物争地、粮食供需失衡、耕地非粮化等难题,实现多种农产品生产同生共荣,增产增收,最大限度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经调研发现,我省耕地间作套种模式推广乏力,技术服务支撑不强,配套品种研发相对滞后。为此建议:
强化组织引导,做好制度设计。将推广间作套种工作提高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高度,在省级层面专门制定农作物间作套种模式发展规划,与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深度融合,并围绕各地资源优势,明确间作套种作物、推广面积、实施步骤、补贴方式和范围等内容。同时,将各地间作套种推广纳入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重要内容,以推动间作套种大跨越、大发展。
健全推广体系,提高技术服务能力。认真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快间作套种推广体系建设。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多种形式扩大间作套种模式宣传,开展对各级农技人员和广大农户的技术培训。以产业基地分布为基础,整合农业技术、人力资源,推进间作套种农作物的标准化生产。设立间作套种推广经费,进一步明确市、县、乡三级专业农技推广机构的职能,强化对社会化农技推广主体的普惠性引导、服务和监管作用,在全省形成多方参与、公益性与经营性有机结合的间作套种推广服务新格局。
加快科技攻关,推动成果转化运用。建设省级间作套种种苗创新中心,围绕间作套种发展中的问题,整合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组织企业与科研教学单位开展联合科技攻关,着重于间作套种品种选育等应用技术攻关,研发适宜不同区域、不同作物组合的间作套种模式。同时,统筹整合各级财政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项目资金,创新利用金融工具,通过种粮大户、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等新型市场主体,推动间作套种成果转化运用,切实提高生产效益。
农业农村厅办理回复:
间作套种是中华农耕文明的瑰宝,在四川丘陵地区由来已久。近年来,以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为代表的间作套种种植模式在全省各地大面积推广,耕地种植效益进一步提高,有效带动了粮食稳产增产,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
2022年,农业农村部实施大豆油料产能提升工程,核心就是大力推广大豆玉米间作套种,实现稳粮增豆。2月15日,我厅印发了《2022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推广实施方案》,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下一步,将积极争取政策项目支持,扩大高标准农田覆盖面积,开展农田宜机化改造,切实改善耕作条件,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在幼果林、高粱等适宜作物上发展间作套种种植模式,进一步提高土地产出。
按照相关要求,我厅印发了《关于做好粮食和大豆油料科技服务队下沉包县包乡开展科技服务工作的通知》,整合省市县乡四级农技推广力量等,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技术培训和跟踪服务。下一步,将继续加大包括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在内的间作套种技术培训,完善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确保关键技术落地落实,努力实现藏粮于技。
近年来,依托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省大豆创新团队等科研平台,设立育种攻关专项,在全省建成大豆原种繁育科研基地等。组织科研院所与企业开展联合攻关,研发、引进、改良适宜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播种、施药、收获等机械,基本满足了生产需要。今年,在自贡市沿滩区、宜宾市江安县、南充市南部县等地开展大豆种业集群培育,规划建设大豆种质资源圃。下一步,将力争加大间作套种作物品种育种创新投入和适宜机具研发力度,引导各地争取地方配套资金,攻关农机农艺融合,畅通成果转化运用渠道,多措并举推动间作套种高质量发展。
(记者 黄岚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