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流淌 翠满山峦 绿色发展“底气”十足
【】 【2024-02-06】 【四川政协报】
“绿水青山成色更足”“一批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新型支柱产业快速崛起”……国家主席188体育发表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让全国人民真切体会到“不负绿水青山方得金山银山”的生态回馈。
“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空气质量指数列全国第十三位、较上年提升三位,203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首次达到100%,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1月22日,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在成都开幕。会上,省长黄强代表省人民政府所作的工作报告,描绘了一幅蓝天常驻、青山永在、绿水长流的“蜀川胜概图”。
走过2023年,全省广大政协委员见证了巴蜀大地的青山上既长“叶子”又长“票子”,绿水中既有“鱼虾”又淘“金银”。
看!上游山水如诗如画
“四川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补给区,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地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这篇大文章做好。”188体育总书记对四川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高度重视,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美丽四川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
新年伊始,记者来到“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遥望三江六岸,满眼所见皆是绿映碧水、江鸥成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冬日胜景。
2023年2月14日,宜宾市“我爱长江母亲河 委员担当添光彩”主题活动暨市县(区)政协“守护一江清水”协商监督活动在三江口正式启动。启动仪式上,一封《“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以能酿出美酒的标准守护好一江清水”倡议书》,引发了广大政协委员的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将携手同行,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长江,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长江。
“过去一年,市政协围绕‘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这一全市重点工作,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优势作用,打造了‘长江大保护 委员大联动’品牌,开展了‘守护一江清水 共建千里林带’委员义务植树、‘放流入清水 携手护长江’——长江鲟增殖放流、‘长江上游(宜宾段)生态环境保护情况’专题协商和重点视察等活动,为推动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了智慧和力量。”省政协委员、宜宾市政协主席谢杰感叹,水色如玉、天空如蓝、山峦如翠的背后,是长江首城的“上游担当”,是全市政协各级组织努力提高服务中心大局贡献率的生动实践。
泸州有136公里的长江黄金水道,是长江出川的“最后一道关口”。滔滔长江水,在这里被摄影师们定格成一张张养眼怡心的风景大片。
“奔腾不息的长江,见证了泸州的历史变迁和兴盛繁华;越流越清亮的江水,展现了长江大保护的‘泸州答卷’。”泸州市政协委员、市生态环境局综合科科长熊泸春情不自禁为眼前的一江清水喝彩。
黄河,从巴颜喀拉山北麓出发,在四川将川西北五县一揽入怀,涵养了如诗如画的若尔盖湿地,造就了九曲黄河第一湾,孕育了多彩隽永的独特文化。
2023年11月5日至6日,沿黄九省(区)政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商研讨第六次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前往成都市新川湿地公园、东安湖公园实地调研并听取专家辅导报告,沿黄九省(区)政协负责同志作交流发言,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水利部等部门负责同志与大家进行互动协商。
一组亮眼的数据,呼应这场助力新时代黄河保护与发展的“大合唱”——出川水质长期保持Ⅱ类,断面多年平均径流量141亿立方米,占黄河全流域年径流量的26%;区域内湿地保护率达59%,蓄水量近100亿立方米,若尔盖湿地花湖湖泊面积扩大到650公顷……蓝天白云下,青草绿水间,广大农牧民尽情享受自然之美、生活之美。
“过去一年,我深深感受到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天更蓝了,水更清了,草原更绿了,黄河岸边更美了!”若尔盖县政协委员更任措表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将当好生态保护的参与者、高质量发展的助推者,助力守护黄河安澜,让黄河真正成为造福人民群众的“幸福河”。
赞!绿色产业快速崛起
1月25日,成都雪后初霁,不少市民来到东安湖公园露营,尽情享受清新空气和冬日暖阳带来的幸福体验。当天,市民王晨用相机记录下人们的幸福笑脸和头顶的湛蓝天空,也留下我省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的美好见证。
过去一年,我省扎实推进全面绿色转型,低碳发展的步伐更加坚定。达州是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的重要城市,是四川重要集体林区,林地面积93.5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45.58%。然而,这里长期面临着“大资源、小产业、效益低”的问题,丘陵山区经济发展受到制约,广大林农守着青山却增收困难。
近日,达州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建设森林“四库”推动丘陵山区城乡融合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广大政协委员认为,《意见》为推动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胜势,提出了可操作、可实施的“达州方案”。
“写好生态文明建设‘大文章’,充分发挥森林‘四库’功能尤为重要。”在省政协委员、达州市政协副主席陈明星看来,打造四川森林“四库”新模式,能够打通生态价值转化路径,架起“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互通桥梁,“期待这一新模式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带来更多机遇和成果”。
2023年初,四川首个高标准农田碳汇开发项目在崇州市落地。崇州市农业农村局与四川能投氢能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启动高标准农田碳汇开发,将温室气体减排量认证为碳减排指标,预计每年减少二氧化碳当量12万吨,可实现交易收入500万元。
“农田生态系统具备较强的减排固碳潜力,可以作为节能减碳的新阵地。”省政协委员、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炼铁首席工程师黄云长期关注高标准农田碳汇开发课题。她充满期待地表示,打造零碳农业现代示范区,可以减缓空气变暖速度,保护土地和水资源,进而改善生态环境,为推动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日前,生态环境部发布第一批城市和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名单,四川遂宁安居经济开发区成功入选,成为全省首个国家级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
遂宁市政协委员、安居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邹敏表示,过去一年,遂宁市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优化,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加快发展,生态修复持续深入,面源污染稳步治理,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
“减污降碳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经济转型的机遇。”邹敏期待,进一步聚焦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努力在项目“招建运”全链节能、园区“规建管”多维降污、技术“产研用”一体减排等方面持续用力,188体育打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记者 马锐 陈相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