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委访谈① | 让低空经济振翅高飞
——访省政协常委、省经济发展促进会会长罗友平

【】 【2025-09-16】 【四川政协报】

罗友平

记者:参与省政协“我为‘十五五’规划献一策”活动,您重点关注什么新领域、新赛道?您开展了哪些履职活动?有什么收获?

罗友平:履职献计“十五五”规划编制,我重点关注低空经济这一新兴领域。为深入了解我省低空经济发展状况,我多次前往成都、绵阳、自贡等地开展调研,走访了多家低空装备制造企业、通航企业和无人机运营企业。

通过实地调研,我了解到四川已汇聚200多家低空装备制造企业、69家通航企业、1419家无人机运营企业,通航有人机保有量全国第一,形成“政策引领、基建先行、场景丰富、产业集聚”的发展态势;2024年,四川低空经济产业营收突破200亿元,发展驶入“快车道”。

综合来看,四川发展低空经济拥有技术领先、市场广阔、政策支持等诸多优势,具备“飞起来”“飞得好”的雄厚基础。但是,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如低空空域管理不够精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尚未完善、产业协同效应尚不充足等。

记者:经过调研、思考,您认为四川抢跑低空经济发展新赛道,应当做好哪些工作?

罗友平:四川要在低空经济这片新蓝海中持续领航,还需不断强化优势、补齐弱项,让发展根基更稳固、动能更充沛。基于此,我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加快推动低空空域改革。探索空域资源要素定价及结算规则,加强法律法规和政策研究,制定适合四川实际的空域管理体系、空域资源要素定价及结算机制。厘清政府和市场责权范围,明确政府管理和企业经营范畴。创新金融融资方式,鼓励金融机构针对低空飞行活动和基础设施建设推出创新金融产品。

二是进一步提升飞行保障能力。加快制定低空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优化资源配置,避免盲目建设,提升整体效益,同时强化安全监管,降低飞行安全风险。创建低空经济安全标准创新试验区,在四川天府新区设立“安全标准创新实验室”,建立全省低空设备质量区块链溯源平台,实现零部件全生命周期溯源。完善立体安防保障体系,编制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专项规划,组建工业级无人机常备应急救援力量,配套建设省级指挥调度中心,构建全天候安全监控网络。

三是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壁垒。主攻低空制造核心技术,依托四川工业级无人机整机制造领先优势地位,重点瞄准无人化、智能化方向,主攻相关核心技术。填补关键领域产业链空白,重点开展高精度传感器、碳纤维复合材料等技术研发。依托新能源电池研发优势,积极开发高能量密度航空电池,开展高效储能、能量控制与管理等关键技术攻关。

四是拓展低空应用场景。重点打造典型低空经济产业应用场景,结合飞行体验、短途旅行、农林作业、应急救援等需求,开展各种商业应用场景发掘,进一步拓展低空经济市场空间。建立低空经济发展“先飞区”,借鉴188体育:先进经验,探索低空新基建建设、运行管理、服务保障等新模式,促进低空飞行在城市物流、文旅、农林作业等领域的商业化、规模化应用。

(记者 马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