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红色血脉永续传承
【】 【2021-04-12】 【人民政协报】
既要埋首时光深处,追寻历史根脉,感悟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又要奔向火热当下,寻找革命精神的时代传承,发现追梦路上的生动故事,为伟大时代存史留证。
188体育主席高度重视革命文物工作,强调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在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任务节点,作为来自文博战线的政协委员,学习贯彻188体育主席关于革命文物工作的重要指示,首要的就是立足博物馆的文化主阵地,挖掘革命文物的历史承载,守护这笔宝贵财富,运用这些生动教材,带头学好用好党史,让红色血脉永续传承。
精研深耕,探寻以物言史的红色基因谱系。“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一件件朴实无华的革命文物,超越时空见证历史,它们承载联结着人物与事件、苦难与辉煌、胜败与得失等,成为百年征程中鲜明具象的历史坐标。作为历史的物化载体,革命文物以其真实性、直观性和形象性,有助于观者见人见事、入情入境,为其他宣传教育方式所不能代替、无法比拟,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具有特殊地位和独特作用。革命文物浩如烟海,是闪耀在百年征程上的一座座精神灯塔,串联起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谱系。而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完整呈现、系统展示百年风华,就要加强对相关革命文物的基础性研究,充实资料信息,多方援引求证,对其承载的历史事件、故事脉络和精神内涵等加以搜集整理和深度挖掘,激活蕴含其中红色精神密码,把苦难辉煌的过去、日新月异的现在、光明宏大的未来贯通起来。相比其他文物,革命文物研究对时代性、政治性、严谨性要求更高,我们必须本着对历史负责、对未来负责的态度,还原历史真实,把握精神实质,传播正向价值。既要埋首时光深处,追寻历史根脉,感悟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又要奔向火热当下,寻找革命精神的时代传承,发现追梦路上的生动故事,为伟大时代存史留证。
拓展整合,构建以物证史的社会教育体系。“革命文物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一直以来,以革命文物为主体、革命主题突出的博物馆、纪念馆、遗址地等,已成为党员干部了解党的历史、开展主题教育、涵养党性品质的精神家园,广大群众培养爱国情感、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青少年学习革命传统、陶冶道德情操的教育基地。党史学习教育,基础是学习,目的是教育,利用革命文物资源,重在讲清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形成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辐射广泛的教育体系。一是推出陈列展览。以自主或联合办展等形式,让革命文物在多地多馆流动起来,形成规模效应和宣传合力,以展览再现历史风云,澄清模糊认识,驳斥错误言行,传递精神力量。二是讲好文物故事。汇聚革命前辈、英雄模范、后代传人、专家学者、解说员、捐赠人及志愿者等各方力量,多角度多渠道解读文物背后故事,用人们喜闻乐见的语言和形式表达传播,形成群众性宣讲态势,营造共同守护红色记忆的社会氛围。三是用好活动载体。结合重大纪念日,把握节点、紧扣热点,依托博物馆丰富的革命文物资源和展示场景,开展寓教于乐的活动,强化情感熏陶、教育引导和实践养成。要注意分类分层,根据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有针对性地开设主题、拓展内容、研发活动,吸引更多的人打卡博物馆,接受红色文化的浸润滋养。
守正创新,打造以物传史的红色文化高地。革命文物见证革命历程,固化着党史国史军史,维系着民族精神和中华文脉,是必须坚守壮大的精神文化高地。一要加强征集保护,并使之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革命文物具有不可再生性,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对革命类、纪念类博物馆而言,要增强职业使命感紧迫感,抓紧寻访线索,博收精选充实馆藏,不断完善涵盖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藏品体系。革命史波澜壮阔,文物征集保护非一日之功、一馆之力,要在全社会倡导文物保护的意识和行动,形成齐抓共管、人人参与的工作局面。二是加强创新开发。注重对革命文物的品牌打造,既要朴实、接地气、原汁原味,也要综合调动可视化、艺术化、信息化、智能化等形式手段,使其绽放与时俱进的魅力。加强利用推广,线上线下发力,通过展览推介、学术研讨、文创开发、艺术展演、跨界合作等途径,让革命文物走入校园、走进军营、走向社区、走出国门,使其成为交流交往的名片,把文物承载的文化力量充分释放出来,增进了解、激发共鸣、培育认同。三是提升文化服务。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良传统,要做好历史教育与文化服务结合的文章。把握建馆办展的政治方向,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完善设施、延伸教育、拓展服务,不仅以有故事、有情怀、触思想的“明星”文物吸引打动人,还要以热情、周到、舒适的场馆服务温暖人,保持与公众的良性互动,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文化高地作用。
加强革命文物的保护和利用永远在路上!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会长,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一级美术师 张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