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革命文物更好地绽放时代光彩

【】 【2021-04-27】 【四川政协报】

“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我省拥有大量的革命文物,其价值高、影响大、时代跨度长、内容丰富、类型多样,有着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优势。那么,我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情况如何?如何让革命文物更好地绽放时代光彩?怎样做好革命文物与红色旅游深度融合?日前,本报记者走进红色教育基地、纪念场馆和有关单位进行了解,并连线部分委员听取了他们的意见建议。

一种实践

落实保护利用 延续红色基因

4月13日,成都市蒲江县西来镇铜鼓村的成都战役烈士陵园外,“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的红色标识牌格外瞩目。顺着阶梯向成都战役纪念碑走去,半山坡上安葬着此次战役中牺牲的110名烈士,纪念碑主题浮雕再现了成都战役的壮烈场景。

据蒲江县政协文化和文史资料委员会特邀委员、文史专家龙腾介绍,成都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在第一、第四野战军各一部的配合下,在解放大陆作战中最后一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1949年12月下旬,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11、12、16、18军等部队,在四野50军的配合下,将胡宗南主力第五兵团七个军5万余人分割包围于新津、蒲江、邛崃、大邑菱形地区,经三天三夜激战,大获全胜。12月30日,解放军和平接管成都,四川解放。

“这是当年用过的武器、电台等军用物资。”在展厅,蒲江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烈士陵园管理所所长、成都战役纪念馆馆长刘函介绍,馆内还收藏着由成都战役老兵宋振端捐赠的帽徽、被单,成都战役老兵李振中捐赠的纪念徽章与银币等。

“我们一方面通过公开征集、捐赠、购买、复制等渠道,收集成都战役的革命历史文物;另一方面,对县内仅存的成都战役历史古迹等,协同属地政府加强文物保护。”刘函说,收集到的文物被逐件登记编号,建立“文物身份证”,并请专业文物修复机构进行定期维护。

蒲江县不仅是成都战役的主战场,也是红四方面军的长征经过地。龙腾介绍,1933年至1935年,红军在蒲江县留下了林水碾、王店子、九仙山等遗址,以及“红军穿过的皮褂”“红军用过的皮荷包”“红军银币”“红军铜币”等革命文物。在成佳镇麟凤村,安葬着两位红军战士,立红军墓。1982年10月,红军墓被蒲江县人民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成佳镇麟凤村的红军墓园内,树木茂盛,周围环境寂静祥和。“为保护好这一革命历史遗存,我们聘请附近的群众进行日常维护管理,修建围墙、树立保护标志碑,划定保护范围。”蒲江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副局长廖鲜鲜说。


成都战役纪念碑

据了解,近年来,蒲江县深挖红色文化资源,成功打造了成都战役纪念馆、红军墓、李家钰故居等红色旅游景点。去年,全县共接待红色旅游团队千余个、游客40余万人次。今年,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蒲江县利用丰富的红色资源吸引着来自全省各地的学习参观者,以革命文物和纪念馆等为教材,发挥着爱国主义教育作用。

2020年,中宣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公布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蒲江县被列入红四方面军长征片区,是成都市上榜的三县之一。这意味着,蒲江县作为红军文化的保留地,将进一步得到保护与开发。

“我们将大力推进红色研学精品线路建设,完善红色景点周边的研学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深度挖掘红色文化资源,讲好蒲江红色历史故事。”廖鲜鲜说,下一步,将把成都战役纪念馆周边旅游景点、产业特色,与红色文化结合起来,将西来古镇、国际猕猴桃公园等融合发展点位串联起来,发展精品红色旅游线路。

一个原则

坚持保护优先 重在文化传承

蒲江县仅仅是我省落实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我省依托红色旅游资源积极打造特点鲜明的红色旅游景区。截至2020年底,全省红色旅游资源成功创建国家A级旅游景区46个,包括5A级旅游景区8个。其中,39个A级旅游景区成功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2016年至2019年,全省红色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3.87亿人次、累计实现红色旅游综合收入1941.60亿元。

据省文物局文物保护处负责人介绍,我省大力加强红色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工作,加大对红色景区革命文物保护,开展红军长征遗址保护、革命旧址维修保护、重点革命纪念设施专人看护与修缮等工作。通过多项举措,我省红色旅游品牌形象逐步提升:“长征丰碑”品牌形象,推出“四渡赤水”等系列“重走长征路”红色旅游精品旅游线路;“伟人故里”品牌形象,推出小平故里等伟人故里红色旅游目的地;“川陕苏区”品牌形象,着力打造秦巴山区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等。

目前,全省核定登记不可移动红色文物1800余处,包括全国重点文保单位19处、省级重点文保单位161处,其中不可移动长征文物699处。全省登记备案革命主题博物馆纪念馆65家,展陈面积14.8万余平方米,馆藏国有可移动红色文物5万余件(套)。



成都战役纪念馆展出的部分物品。

“我们要充分认识红色文物在见证革命历史、弘扬革命精神上的重要作用,坚持保护优先原则,把革命文物的安全放在首位;注重全面保护、整体保护;突出社会效益、重在文化传承,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充分发挥红色文物在精神教育和文化传承方面的价值。”住川全国政协委员,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市文物局局长多央娜姆建议,要持续加大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力度,适度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增强革命文物陈列展览的互动性体验,促进革命文物创意产品开发,加大革命文物保护专项资金投入,让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成果惠及市民和游客。

多央娜姆说,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将通过实施“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四川段成都片区规划建设工程”“川西早期党组织及红军活动主题保护展示利用工程”等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萃取天府文化延绵文脉中的革命基因,打造具有天府文化的亮点工程。

一条思路

“多向融合”发展 红色旅游有可为

4月9日,四川省“重走长征路·奋进新征程”红色旅游年启动仪式上,公布了四川11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4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此次推出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经典景区,能让革命文物和红色旅游更加深度融合发展。

近年来,我省结合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川陕片区红色文化公园建设等重大工程,在文物保护、场馆建设、展览展示、基础研究、红色旅游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相比其他先进省份,我省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尚存在一些现实问题。

为此,针对我省红色旅游景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不足、红色旅游产品市场竞争力不足,以及市场化程度不高、游客来源较为单一、红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相关部门正采取相应措施。文化和旅游厅将持续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促进红色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根据各地特点建设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加快要素融合,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生态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等“双向融合”模式,以及“红色旅游+生态+康养”“红色旅游+文化+会展”等“多向融合”模式。

“下一步,在省委、省政府部署安排下,我们将做好全省红色资源普查,制定红色资源保护传承条例,编制红色资源保护工作规划,实施一批革命文物保护重点工程,加强革命文物研究阐释,加强管理机构和专业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工作。”省文物局文物保护处负责人表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加大组织保障力度,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全省有关部门一起全方位多举措保护好管理好利用好革命文物,切切实实让革命文物‘活起来’‘亮起来’,发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绽放时代光彩。”

(袁维敏 记者 黄岚/文)

(记者 姜寒冬 黄岚/图)

委员连线

让革命文物“活”起来

王绍强(剑阁县政协委员、县文物管理所副所长):在广元现存不多的古城中,

中国红军城有着特殊的意义。中国红军城遗址位于旺苍县东河镇,街道总长1300余米,宽约4.5米,占地面积约为1.5平方公里,由文昌街、王庙街、龙潭街三条主要街道和木市巷、何家巷两条小巷构成。这三街二巷中,汇集了川陕省委、川陕省苏维埃政府、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和妇女独立师等46处党政军机关旧址,是全国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最好、遗址点最多的红军遗址群之一。目前共陈列相关图片、文物280多件,也是中国人民军队历史上“三个建制之最”的诞生地,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从1933年1月初,红四方面军从旺苍入广元,到1935年4月底,红四方面军的最后一支部队撤离广元市青川县,旺苍始终是红四方面军入川后活动的重要区域。在这里,红四方面军建立了当时仅次于中央苏区的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川陕革命根据地。

当时仅10万人口的旺苍,有约1.2万人参加红军。红军为了宣传党和红军的政策方针和各阶段的中心任务,留下了大量红军石刻。至今,旺苍境内还保存有红军石刻标语310余条。其中,在旺苍县木门军事会议陈列馆内,珍藏着红四方面军留下的一条重要石刻标语——“赤化全球”。这是中国工农红军在“赤化全川”等之后,高喊出的又一革命口号,其内容为全国仅有,是中国红军石刻标语之“冠”,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国家二级文物。

旺苍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实物保存完整、体量巨大。自2005年起,旺苍县启动红军城保护开发项目,坚持文物保护、旧城改造与旅游开发结合,以“修旧如旧”的方式恢复老城古镇原有业态及生活场景,对于大量川陕苏区的党政军机关遗址和红军时刻等地面文物进行了抢救性保护,取得显著成效。

我建议,继续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和三线文化,加快推进红四方面军战史博物馆等红色项目建设,通过实施红城建筑、红军元素等红色风貌工程,创新文旅新业态,推动红色旅游与乡村振兴相结合,通过讲好红军城革命故事,深度还原红四方面军在广元地区发生的重大战役和革命故事,让革命文物“活”起来,让革命故事浸润人心。

(记者 姜寒冬)

提案点读

打造红色文化旅游核心品牌

提案名称:《关于保护利用好旺苍红军城着力打造川陕革命老区红色旅游中心品牌的建议》

提案人:刘志国何利萍

承办单位:广元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提案缘由——

《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要求,要将川陕革命老区建成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红军精神教育基地,建成全国知名的红色旅游和生态旅游目的地。由于川陕革命老区的红色旅游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基本呈碎片化状态,缺乏核心红色旅游区和核心红色旅游品牌,为此,建议以旺苍·中国红军城为中心,打造川陕革命老区红色文化旅游中心和核心品牌,惠及川陕革命老区人民,助推广元振兴发展。

提案建议——

成立川陕革命老区红色旅游联盟,共谋协同发展。成立川陕革命老区红色旅游联盟,从川陕渝三省(市)的角度考虑,建立一个川陕革命老区红色旅游的管理开发机构,坚持历史资料的完整性、历史资料的共享性、品牌塑造的一致性、旅游景点的联动性等原则,共同谋划以旺苍红军城为中心的川陕老区红色旅游空间格局,统一规划开发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红色旅游发展。

继续打造旺苍红军城,开创川陕革命老区智慧红色旅游中心。运用现代科技,打造川陕革命老区最大川陕苏区革命历史文化博物馆和红四方面军军史馆;建立中国红军精神培训与研究学院,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把红军精神与新时代的奋斗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碑”,作为川陕革命老区的标志和川陕革命老区红色旅游的导航牌。

做好以旺苍红军城红色旅游为中心的精品旅游线路设计。根据川陕革命老区和红四方面军在当时的建设进程、重要会议、重要事件、重大战役、行动节点的具体情况,结合川陕革命老区当今红色旅游景区景点布局,设计以旺苍红军城为中心的精品旅游线路,如红四方面军出入川线路游、川陕革命根据地中心游、重大战役战场游、重要会议旧址游等。

(记者 姜寒冬 整理)

政协实践

广安丨委员齐呼吁 让红色文化绽放光芒

在今年的广安市政协五届五次会议期间,市政协委员甘国军提交了《关于加大传承红色文化力度的建议》,提出全市各级党组织应高度重视红色文化,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一次红色文化的大摸底、大排查、大走访、大调研活动,挖掘革命遗址、革命烈士、革命英雄、革命群众中典型的人和事。在甘国军看来,红色文化是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宝贵财富,也是开发红色旅游的重要资源。广安作为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正是爱党爱国爱家最好的“活教材”。

“从全市范围来看,目前对于革命遗址、革命事迹、英雄人物的挖掘不深、宣传不够、利用不高。”面对记者采访,甘国军直言,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应该以开展各类活动为契机,把“小平故居”“华蓥山游击队”遗址作为传承红色文化的样板,带动全市广泛开展对红色文化遗址、遗迹的拓展、修缮和保护。

目前,甘国军的提案交由广安市委党史研究室、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办理。

与甘国军一样,市政协委员岳海燕也一直关注着广安红色文化的开发和利用。去年,岳海燕在调研中了解到,广安的红色文化仅仅只是景区展示,红色文化中蕴含的革命精神、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等,其影响力、传承度、辐射范围还远远不够。她与周庆华委员联名提交《关于提升红色旅游城市文化内涵的建议》,呼吁在全市所有的学校中开展“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努力讲好“红色故事”;打造有影响力的红色教育拓展训练基地和品牌,提升广安红色文化教育的影响力;研发具有广安特色的红色文化创意产品。

一年时间过去,岳海燕的不少建议已经落地。其中,在打造红色研学教育基地和品牌方面,广安以打造国家研学综合试验区为抓手,着力推进邓小平故居、华蓥山、白坪—飞龙红色旅游三大教育示范基地建设。目前,邓小平故居被评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同时,当地深挖红岩英烈英雄事迹,修缮保护《红岩》作者杨益言旧居、岳武起义遗址等,建成《红岩》英雄文化陈列馆,并加快建设川东北革命起义博物馆,多角度、多方位展示红岩精神。

“我们以课堂为主阵地,以主题教育活动及研学实践教育为载体,深入推进红色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引导教育学生爱党爱国爱家乡。”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韩刚表示,之前还编制完成了《广安红色旅游知识读本》,计划列入全市各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课程。

《关于加大红色教育培训力度的建议》《关于打造红色广安精品旅游线路的建议》《关于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打造全国知名红色旅游目的地的建议》……市政协提案委员会主任何键告诉记者,面对全市深厚的红色文化,如何加强保护、开发和利用成为不少委员关注的焦点,每年都会收到不少相关提案。经过市政协协商督办,大多数建议都成功实现了“开花结果”。

“我们也将持续关注广安红色文化特别是革命文物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将相关主题纳入履职范畴,通过视察、调研、协商等多种形式,助推打造‘红色名片’。”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何君表示。

(王璨 记者 王天雨)

茂县丨用红色资源涵养初心促发展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阿坝州”)是红军长征的重要转折点,也是红军长征途中累计活动时间最长、召开重要会议最多、条件最艰难的一个地方。近日,根据阿坝州政协党史学习教育安排部署,州政协与茂县政协联合对茂县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进行了调研。通过这次调研,县政协对该县红色文物保护和利用情况再次进行了梳理。

茂县是中国共产党在川北开展武装斗争的重要区域,境内保留着大量红色文物。近年来,县政协密切关注红色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委员们提出了不少好提案和好建议。

“在茂县境内的一些交通要道、崖壁、墙面、石碑、石桥等处,现在还能看到不少醒目的红色革命标语和口号。”州政协委员、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局长张成定告诉记者,当时红军每到一处,就向当地群众宣传革命道理和党的政策,发动和帮助当地群众建立苏维埃政权和游击队。

为保护好这些珍贵的红色文物,在各方共同推动下,茂县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加强保障,完成了茂州城、三元桥等重要红色文物的修缮维护,同时结合乡村旅游发展,打造了一批旅游打卡点,推动红色文化成为涵养初心、促进发展的原动力。

位于土门镇的三元桥曾是茂县通往北川县、绵阳市安州区、绵竹市的必经之地,这里也是红军长征时期著名的“土门战役”发生地,红军在桥上刻的一些标语至今依然清晰可见。如今,三元桥因其重要的历史意义,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地不少村民对“土门战役”这段历史颇为熟悉,每当游客问起这段历史时,村民们便主动当起解说员,将红军攻破防线、战胜敌军的故事娓娓道来。

茂县是一块红色的土地,红军的故事在当地群众中口口相传至今。2013年至2015年,县政协与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等单位,联合编辑出版了《茂县民间文化集成》。其间,县政协组织委员和专家学者,遍访民间文化人士,收集了不少红军故事、歌曲、宣传标语等,为弘扬红色文化提供了大量素材。

编辑出版《茂县民间文化集成》的同时,县政协还积极联系茂县羌族博物馆,将收集到的红色文物收藏并陈列。茂县羌族博物馆专门打造的红军厅,现在已成为阿坝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平台。县政协委员、茂县羌族博物馆馆长蔡清说,红军厅陈列了40余件红军用过的物品,并配套了丰富的音频视频资料,开馆至今已累计接待参观者40余万人次。

(陈庆洪 记者 刘奕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