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万人口小城参军参战逾14万人
——走进万源保卫战战史陈列馆

【】 【2021-07-29】 【四川政协报】

1933年,一场红四方面军与国民党军进行的反击战在我省东北方向的偏远小城——万源展开,史称万源保卫战。

“参军参战14万多人,其中参军4万多人,参加长征8600人,幸存者不足300人!”这是一组万源保卫战的统计数据,也是一组见证历史的数据。对此,人们纷纷竖起大拇指:城虽小,革命热情却是首屈一指的。

331日,记者走进万源保卫战战史陈列馆(以下简称“战史陈列馆”),重温了那段用血肉和大刀奋勇拼搏的革命历程。

生死存亡的决战

1932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指挥员徐向前、李先念等人率领部队转移到四川陕西边境地区,建立第二大革命根据地——川陕苏区,并迅速建立了24个苏维埃县。

记者在陈列馆大门口左边的墙壁上看到,19341月,毛泽东同志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对川陕苏区的高度评价:“川陕苏区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二个大区域……这使得蒋介石与四川军阀都不得不在红四方面军伟大的胜利面前发抖起来。”

1933年,蒋介石集结四川军阀20 万大军,以刘湘为总指挥,分六路围攻川陕苏区。红军采用收缩阵地、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将兵力集中在四川万源至通江一带。到最后,川陕苏区只剩下万源这唯一的一座县城,红军已经无路可退,决定在此与国民党军进行决战。即使面对敌人的飞机、大炮和机枪,只有土枪和大刀的红四方面军战士异常勇猛,毫不畏惧。

在一个展柜里,记者见到了被称为“割草机”的马克沁机枪。当年,红军战士对这款武器可谓又爱又恨。爱的是它的射程达到了3000多米,可以打下飞机;恨的是只有敌人有,威力很大,一扫一大片,很多战友都被它夺取了生命。在这样绝对的武力差距下,红军战士们依然勇往直前,无所畏惧。

在另外几个展柜里,静置着锈迹斑斑的几把卷刃和缺口的大刀。“不知道砍杀了多少敌人才变成这样!”前来参观学习的达州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干部向阳感叹道,“据说红军的大刀都是纯钢打造的,连砍十几个铜板都不得卷刃的!”

经过两个多月的浴血奋战,红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140多个团26万余人的围攻,共歼敌6万多人,俘敌2万多人,取得红四方面军战史上最辉煌的胜利。

解说员表示,万源保卫战时期留下了一口大水缸。当年,在战斗间隙,红军在水缸的边缘磨砺大刀、长矛,天长日久,便形成了20余道波浪状的凹槽。

“万源保卫战的规模在世界战争史上不算最大,但白刃格斗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对世界战争史颇有研究的游客郎自强评价道,“一个师,从师长到士兵,每人一把大刀与敌人短兵相接,这种场面是极为罕见的。”

党史学习教育的课堂

为了纪念万源保卫战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的重要贡献,19863月,战史陈列馆建成开放。在陈列馆外的广场上,有一座主题为“不胜不休”大型雕塑。雕塑由一面巨大的红旗和万源保卫战的情境组成,与纪念馆顶部巨大的红五角星相呼应。雕塑长20米、高10米、宽4米,红旗面积约300平方米,寓意万源市当时人口约20 万,参战10 万,参军4万,北上长征幸存者约300余人。

达州市公安局警务督察支队公安督察民警代表与党风政风警风监督员代表重温入党誓词。记者 张建

广场左右两边是22 位红四方面军将领以及川陕省苏维埃政府领导人雕塑,他们分别是徐向前、陈昌浩、王树声……其中有一位没有戴军帽,光着头,格外显眼。他就是许世友,一位对大刀尤为钟爱的红军将领。在他看来,红军枪弹不足,大刀是冷兵器中最为便当、最让敌人胆寒、最有号召力的一种兵器。参加反击战时,作为师长的许世友手执偃月刀,冲锋在前,率领战士们如潮水一样扑向敌人,喊杀声震天撼地。一场血与火的拼杀结束了,漫山遍野都是敌人的尸体。

在广场中轴线上,战役时间轴依次排列,通过六个重大时间节点对万源保卫战进行了概述。旁边的小山包上矗立的红军亭,呈五角形,与主展馆的五角星外形和大型雕塑的红旗相辉映。

近年来,万源市政协多次组织政协委员围绕红色文化保护和红色旅游等课题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提出相关提案10余件。其中,组织政协委员对全市红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进行了专题调研,就全市红色文化遗迹保护与利用情况开展了界别协商,提出意见建议20 余条,为推动万源红色文化旅游发展贡献了政协智慧和力量。

同时,万源市政协还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和部分委员到战史陈列馆、通江县王坪烈士陵园等地开展革命传统教育,重温入党誓词,深刻铭记中国共产党走过的光辉历程,切实增强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思想和行动自觉。

在雕塑前,记者见证了达州市公安局警务督察支队公安督察民警代表与党风政风警风监督员代表重温入党誓词的一幕。

据达州市政协委员、市公安局警务督察支队队长龙剑介绍,当天,支队组织公安督察民警代表与党风政风警风监督员代表到战史陈列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实地感受革命的艰辛历程和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他表示,战史陈列馆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课堂,警务工作者到此接受党史学习教育,有助于他们传承革命精神,发扬革命传统,坚定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

(李开永 记者 张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