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金山:英雄的山,人民的山

——走进红色宝兴

【】 【2021-08-26】 【四川政协报】


宝兴河畔的红军广场是人们休闲的好去处:坝坝电影已经开演,围满老老少少,其中六七个身着藏族服饰的妇人坐成一排,尤为抢眼,而另一侧,乐声阵阵,几十上百人跳起欢快的锅庄舞。他们身后,就是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纪念馆和雪山丰碑主题雕塑。这是记者日前走进红色宝兴看到的平常一幕。

高达8米多的雪山丰碑主题雕塑,刻画了红军将士在当地藏族同胞的带领下翻上夹金山顶的情景,也体现了汉藏一家亲、军民鱼水情的和谐关系。

当年,红军长征经过宝兴,在这里战斗生活了137天,留下三越夹金山、陈云出川、地下党员席懋昭等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动人故事。

红军长征在宝兴

红军当年用的武器,红军穿过的草鞋、棕衣,还有珍贵的红军手书……在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纪念馆里,一件件实物、一张张照片,记录着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在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的率领下,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于67日挺进宝兴,从612日至18日,历时七天七夜,以顽强的革命意志征服了长征途中的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与红四方面军在小金胜利会师,从而彻底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

同年10月,红四方面军二越夹金山南下执行张国焘“天芦名雅邛大战役计划”,后因南下计划受挫,广大官兵响应中央号召,于次年2月三越夹金山,继续北上。红四方面军前后在宝兴战斗了125天。


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纪念馆。记者 唐召怡

“这位是县政协原副主席董芝尧的母亲。”宝兴县政协秘书长王万强指着纪念馆墙上挂的一张老人照片告诉记者,当年董芝尧的母亲是“鲜花队”(红军宣传队)队员,红军大部队到达宝兴县硗碛藏族乡时,全县藏族人民鸣放鞭炮,上茶倒水,撞钟击鼓欢迎红军,“鲜花队”更是唱歌跳舞,热闹情景犹如过年一般。

“如果说红军长征四渡赤水充分展示了毛泽东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是体现红军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那么红军长征三次翻越夹金山,则反映了红军战胜恶劣自然环境,挑战人类身体极限的雄心,是‘人与天斗’的惊世壮举!”已经70多岁的宝兴县政协原秘书长李崇刚激动地说。

宝兴县注重对红军长征在宝兴的历史遗迹、文物进行挖掘、保护。县政协在其中做了大量工作。据李崇刚回忆,宝兴县于1986年被省政府认定为“革命老区县”,1987年,宝兴县政协即开始着手挖掘整理红军长征在宝兴的历史,经过一年多的查考、论证和梳理工作,出版了宝兴县政协的第一本文史资料《红军长征在宝兴》,这也是宝兴县关于这段历史的第一本书。

位于宝兴县灵关镇新场村的陈云出川史实陈列馆,是开展党性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19356月,红军长征到天全县灵关场(今宝兴县灵关镇)时,中央决定派陈云回上海恢复党的地下组织。当时,陈云化装成小学教员,组织上派地下党员、天全县灵关殿小学校长席懋昭护送他。为躲避国民党的追击部队,他们选择走山路,经荥经、雅安到达成都……在陈云《关于席懋昭烈士一段经历的证明》手稿上,详细记录了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他出生入死领导党的地下工作的一段经历。

今年3月,宝兴县对陈云出川史实陈列馆进行改造升级,县政协分担了大量有关史实梳理、布展设计等工作。升级后的陈列馆,史料更丰富,主题更鲜明。其中穿插着珍贵的老照片和专程从上海陈云纪念馆找来的相关漫画,真实而生动地还原历史细节。陈云出川路线图则清晰地呈现出陈云从宝兴出发,经成都、重庆到达上海,尔后经苏联海参崴到达莫斯科,重建与共产国际联系的情况。

夹金山精神光耀千秋

“忠诚如山、干净如雪、担当如石”,在四川长征干部学院雅安夹金山分院宝兴校区,这12个红色大字分外醒目,铿锵有力地亮出了新时代夹金山精神的核心内涵。

“我宣誓:学习革命先烈,继承先烈遗志,发扬光荣传统,踏着红色足迹,高举伟大旗帜,坚定信念,为民服务……”这是夹金山分院学员们的入学誓词。学院依托雅安丰富的红色资源和特有的夹金山精神,突出红色体验式教学特色,采用课堂教学、体验教学、现场教学、影像教学、激情教学、互动教学等教学方式,使学员充分感悟夹金山精神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

“帮我在这里拍一张。”56日下午,三位身着红军服的学员利用课间休息,在校园互相拍照留影。余志刚是其中一位。他告诉记者,自己是雅安市人民医院药剂科的一名药师,上周才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于6日上午抵达学校接受入党教育培训,“刚听完第一堂课,很激动,深受教育!”

同行的王万强告诉记者,该院的前身是成立于2018年的夹金山干部学院,于2020116日正式挂牌“四川长征干部学院雅安夹金山分院”。从筹建伊始,县政协就积极为该院出谋划策,从整个校区的外观设计到学校理念、学习内容的梳理归纳,都包含着政协人的辛苦付出。“作为校歌之一的《雪山颂歌》,就是县政协副主席苟宏创作的。”王万强说。

“夹金山,你是英雄的山,你是人民的山!”朗朗上口的歌词、优美昂扬的旋律,不疾不徐地抒发着内心的深情。苟宏表示,歌词中“挑战极限,不胜不休,信念坚定,团结友爱”,正是对夹金山精神的高度浓缩与提炼。


夹金山王母寨垭口。资料图片

57日清晨,在宝兴县政协副主席王玉兰的带领下,记者踏上了驶往夹金山的行程。途经硗碛藏族乡泽根村二组时,我们探访了“毛泽东、朱德长征旧居”,这是被当地称为斗底锅庄楼和迥贡锅庄楼的两栋石木结构的传统藏族民居。19356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这里,毛泽东、朱德分别居住过这两栋房屋。他们在这里全面分析当时形势,研究翻越夹金山以及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北上抗日的方案等重大决议。“遗憾的是,目前没有周恩来旧居。”王玉兰告诉记者,她正在写一份关于恢复重建周恩来住过的斗嗲烙锅庄楼的建议。

继续前行,山路弯弯,远处的雪峰越来越近,气温越来越低。夹金山海拔4930米,积雪终年不化,空气稀薄,气候变幻无常,当地人传唱着一支歌谣:“夹金山,夹金山,鸟儿飞不过,凡人不可攀。要想越过夹金山,除非神仙到人间。”当年红军第一次翻越夹金山时,虽已是6月,却遇漫天飞雪和冰雹,他们在衣着单薄、食物不足的情况下,凭着钢铁般的意志,最终将这座高不可攀的大雪山踩在了脚下,创造了人间奇迹。

如今,在夹金山王母寨垭口,耸立着一块巨石,上书“夹金山海拔4114m”鲜红大字。中央红军主力部队第一次翻越夹金山时,就是从这个垭口进至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达维乡,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望着眼前白雪皑皑的世界,耳畔又响起《雪山颂歌》——“夹金山,你是英雄的山,你是人民的山!”

(记者 唐召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