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下的“根”与“魂”

【】 【2021-09-07】 【四川政协报】

“我死后,把我埋在宝鼎山最高的地方,我要日日夜夜看着攀枝花出煤、出铁、出钢。”1972年,亓伟留下临终遗言。

宝鼎山是一座煤矿资源丰富的矿山,亓伟曾任宝鼎山煤矿建设指挥部党委书记。按照亓伟临终前的请求,他被安葬于攀枝花市西部的宝鼎山之巅。在亓伟逝世50多年后,宝鼎山以东20余公里处,建起了一座占地60余亩的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用以纪念像他一样千千万万的三线建设者。

英雄之“根”——

火红的历史记忆

1964年10月,19岁的雷勇赤着脚、背着被褥,在达县(现为四川省达州市)坐上了南下的汽车。路上他被告知,要去往渡口的“6号信箱”。那时的雷勇还不知道,自己将成为三线建设这一重大历史战略中的万千参与者之一。

“三线建设”是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到80年代初在西南、西北内陆地区开展的一场大规模的经济建设运动。而攀枝花,正是三线建设的“重中之重”。

“到渡口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为保密起见,那时的攀枝花特区对外称为渡口,而各大工厂所在地被称为某某“信箱”。为响应党中央号召,雷勇和同县的800多人一起,经过9天的车程,到达了渡口。就此,雷勇和他的组员们在这里留了下来,和全国各地驰援这里的三线建设者们一起,投身火热的工业建设。

今年雷勇76岁,入党已42年。笔者见到他时,他的胸前别着党徽,徽章光洁锃亮。

“光着脚,睡草席;四两米,一瓢汤。”雷勇说,这是当时三线建设者们工作的常态。

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设置了多处微型景观,还原了当年三线建设者们的生活场景:几条长木扎起的“床”,三块石头垒起的“灶台”,背水用的简陋水桶……其中一幅巨大的红色标语引人注目: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许多老人一边流泪,一边拉着我的手不放,讲述当年那段艰苦奋斗的岁月。”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副馆长张鸿春说,他常常会在馆中遇到当年的三线建设者,他们大都已两鬓斑白、步履蹒跚。张鸿春说,这所博物馆修建的初衷,就是让这里成为三线建设者们的精神家园,“在看到参观者落下眼泪时,我明白,我们的初衷达成了”。

攀枝花是一种植物的名字,又叫木棉花。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的外观,正是一朵盛开的木棉。木棉花开时,叶片掉落,只留下满树的红花。那些成千上万赶赴渡口的三线建设者们的青春岁月,如同木棉花开时那满树的火红。他们将自己的青春投身于热火朝天的三线建设,将自己的人生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用自己的奋斗与奉献,共同熔铸了那个火红的年代,铸就了这座城市的英雄之“根”。

循根续魂——

三线精神浸润城市血脉

2010年,当张鸿春提出建设三线建设主题博物馆的想法时,反对的声音很多。

2008年12月12日,张鸿春就任攀枝花市文物管理所(现为攀枝花市文物管理局)所长。当时的攀枝花市在全国文物普查中,文物数量排名全省倒数第二,是全省唯一一个没有博物馆的市(州)。

上任不久,张鸿春便开始谋划博物馆建馆一事。“建馆不难,难的是‘建什么馆’!”经过反复研究,攀枝花市文物管理所工作小组认为,攀枝花市的文化之“根”,关键在三线建设。

当时,学界对三线建设存在不少争议,社会大众也对三线建设知之甚少。因此,当张鸿春提出以三线建设为建馆主题时,并未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然而,顶着众多压力,张鸿春执着地带领工作小组完成了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的筹建工作。张鸿春说,他希望为三线建设精神血脉的传承,贡献出自己的一点力量。

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的建成,为前来缅怀过往的人们提供了绝佳的场所,而三线建设中的英雄人物亓伟的名字也为更多人所知。李星桦是《宝鼎英雄:亓伟的故事》的编辑之一。自188体育开始,她和创作组成员们先后走访了50多位曾经与亓伟一起战斗过的矿区开拓者及亓伟的亲人。2020年,《宝鼎英雄:亓伟的故事》出版。目前,这本书已经成为当地三线建设学习教育的重要读本之一。

“我的父亲曾是一名铁道兵。和父亲一样,许多老一辈‘三线人’都有着强烈的三线建设情怀。我从小听着他们的故事长大,一直希望能够有机会更加深入地挖掘三线故事。”李星桦说,在采写过程中,那段艰苦而光辉的岁月更加鲜活地展现在他的眼前,希望有更多人通过书中的记录,更加了解亓伟这个英雄人物,了解那个英雄的年代。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们来到攀枝花市,体悟当年三线建设者们的艰苦岁月。从2008年开始,雷勇开始在攀枝花市西区河门口街道开展三线建设义务讲学,为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小学生们讲述自己当年参与三线建设的故事,在他们的心中播下红色的种子。10余年来,雷勇已经举办了三线建设主题讲座200余场。

“英雄是一个时代的精神高度,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脊梁。”李星桦说,英雄的火种代代相传、薪火不息。如今,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仍旧激励着子孙后代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周洁 熊可山 侯诗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