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蓥山中的“芳华”岁月
【】 【2021-09-29】 【四川政协报】
走进华蓥市红岩大道,道路两边是当地打造的“三线记忆”文化主题公园。图文扫描仪、槽式条码阅读器、环球牌4.5毫米运动气枪弹……一件件三线产品模型、一张张历史老照片、一个个文艺雕塑,诉说着华蓥山中那一段三线建设的“芳华”岁月。
“这里既是传承三线文化、弘扬三线精神的纪念公园,也是市民游客休闲、交流、学习的公共空间,更是展示华蓥文化底蕴的一个新亮点。”华蓥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原主任段海波向记者介绍。
一座城市的根脉
对华蓥市而言,三线建设无疑是这座城市的根脉。就如不少当地人所言,“没有三线建设,就没有华蓥市”。
上个世纪60年代,面对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党中央作出决策,在我国西南、西北广大地区开展涉及国防、交通、能源、科技等领域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被称为“三线建设”。
作为西南地区三线建设的重点区域,党中央先后在川渝地区部署了多个重点项目。广安由于地貌类型大多为山地、丘陵、平坝,十分符合三线建设“靠山、分散、隐蔽”的选址方针。1965年2月,党中央批准了《关于以重庆为中心常规武器配套规划情况的报告》,要求在广安等地建设9个生产厂。接下来,三线建设指挥部先后在华蓥山开工建设了国营金光仪器厂、国营华光仪器厂、国营明光仪器厂、国营红光仪器厂、国营永光仪器厂、国营兴光仪器厂、国营江华机器厂7大企业,此后又增加国营西南玻璃厂以及小三线企业国营长城机器厂、国营燎原机器厂。
“三线记忆”文化主题公园。华蓥市政协研究室供图
“一共有10个三线企业,8个都在现华蓥市内。当时国营明光仪器厂就在这个位置。”站在华蓥市区明光路口,段海波指向一个名为“信都小区”的居民楼。
兴光大道、明光路、华光路、红光路……记者看到,华蓥市的部分街道也都以原三线军工企业的名字命名。段海波说,三线建设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而逐渐远去,但它在华蓥市发展前进的道路上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回顾华蓥历史,华蓥市城区所在地曾经是广安县永兴区双河公社。1978年,四川省委决定成立华蓥工农示范区,探索“工农结合、城乡结合”的新途径;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华云工农区(县级)”;1985年2月,“华云工农区(县级)”撤销,正式设立华蓥市。
“华蓥建市,与三线建设分不开。三线建设留下的不仅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还有工业经济的延续与发展。”华蓥市政协副主席杨秀君告诉记者,曾经的华蓥生产光学仪器、军工产品,现在的华蓥成功实现向电子信息、玄武岩纤维等战略新兴产业的转型。
一个时代的记忆
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各地的工人、干部、知识分子等来到广安,投身三线建设。今年79岁的王思镛就是其中之一。
1969年6月14日,27岁的王思镛与妻子乘坐汽车从重庆出发,来到位于觉庵村的国营长城机械厂,在工具科从事工具制造工作。从城市来到农村,王思镛感到最大的变化就是住宿和购买生活用品不方便。在工厂宿舍修建之前,当时国营长城机器厂的很多工人都借宿在溪口中学的教室之中。
位于华蓥山天池湖畔的国营华光厂,在建厂之初条件更为艰苦。当时有的建设者实在没有地方住宿,只好借宿在老百姓的猪圈、牛圈之中。为了加快建设工厂,时任国营华光仪器厂党委书记、现场指挥部部长周万松当时提出建造“干打垒”。
“这种房屋就是‘干打垒’,由竹条编织挡板,再在中间填入泥土和木块,夯实而成。”走进国营华光仪器厂旧址,段海波拿着黑白老照片告诉记者,当时国营华光仪器厂接连修建了3栋不同规格的“干打垒”,有效解决了三线建设者没有住房的问题。
76岁的溪口镇觉庵村村民刘中伧曾在国营燎原机器厂工作了多年。谈起那一段特殊的经历,他脸上露出自豪的笑容:“在建厂之初,我们就作为民工参与了高压电线架设工作,之后又承担起厂内产品的搬运。”
1979年第四届全运会上,浙江射击队女运动员吴小旋首次使用环球牌4.5毫米运动气枪弹参加比赛,击败众多名将,一举夺得金牌。环球牌4.5毫米运动气枪弹正是国营燎原机器厂研发的。
“我虽然没有参与研发、制造等技术工作,但作为燎原厂的一员,看到厂里取得成绩,还是十分振奋。”刘中伧说。
如今,无论是跋涉于华蓥大山之中,探访那一间间老旧厂房,还是漫步在“三线记忆”文化主题公园内,细看那一件件三线产品模型,都会惊叹那个艰苦年代所创造出来的奇迹。
然而,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面临任务锐减、生产线闲置、经济效益下降、企业亏损严重等问题,三线企业进入调整改造阶段。
“我们厂从1994年开始向南充搬迁,我走得晚一点,1995年4月到的南充。”王思镛在离开之前,到每一个车间都转了转。这里留下了他青春的汗水。来时,正值年少;走时,已年过半百。
2002年,国营江华机器厂完成搬迁后,广安三线军工企业宣告退出历史舞台。如今,那些破旧的厂房已成为一个时代的记忆。
一个课题的使命
“退出历史舞台并不意味着消亡。留下的工业遗产,具有历史、社会、经济、艺术、科学等价值。”广安市博物馆馆长、副研究员唐云梅多次表示,要努力将三线工业遗产保留下来,并将三线精神传承下去。
从2006年9月开始,唐云梅与同事们走进广安10个三线军工企业旧址,当时了解到的情况并不尽如人意:大量的厂房被闲置,以前的旧设备、旧产品不少被当作废品卖掉,这为征集和保护带来很大困难。
华蓥市政协也关注到这一现状,及时将“三线军工企业遗留资产保护利用”确定为市政协的重点调研课题。通过现场走访、专题调研、学习考察、召开专题会议等形式,积极为三线军工企业遗留资产保护利用建言献策。
“用三线军工企业命名道路、建设文化主题公园,我们当年提出的很多建议都已得到落实。未来在那里还将建设一个三线军工博物馆。”站在“三线记忆”文化主题公园内,段海波用手指向不远的一处山坡,话语间充满期待。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此前经过多年的收集整理,华蓥市政协编辑出版了画册《印象华蓥》,其中一个重要篇章就是“八大军工三线遗迹”。自力更生建工厂、艰苦奋斗筑军工……画册中那一张张黑白老照片诉说着三线建设的创业精神和三线建设者的家国情怀,那一句句鼓舞人心的口号将人们带回到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梁勇 记者 王天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