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中的信仰砥砺人心
——读《我心永向党:家书里的百年信仰》
【】 【2021-04-08】 【四川政协报】
书名:《我心永向党:家书里的百年信仰》
编者:张丁
出版时间:2021年2月
家书是亲人之间交往的一种载体。自古以来,中国人都有写家书的习惯,很多家书,经过岁月的积淀,成为认识一个时代、一个社会或者一种思想的重要见证。阅读有价值的家书,有的带来思想启迪,有的带来精神力量,有的带来深深的思考。通读《我心永向党:家书里的百年信仰》一书,不仅可以感受到百年来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之坚定,还从另外一个方面感受到共产党人崇高的道德品质和修养。
本书编者张丁是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副馆长,家书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多年来专注于家书的搜集、整理和研究,成果颇丰,社会影响较大。除了本书之外,其先前主编或参与编写的图书还有《抗疫家书》《抗战家书》《红色家书背后的故事》等。
《我心永向党:家书里的百年信仰》所选家书,包括老一辈革命家家书、先烈家书和普通党员家书,是从6万多封家书中精选而出,有的家书为首次公开发表。书中共收录50余封家书,分为三个部分:“为了民族的解放(1921—1949)”“党指向哪里就奔向哪里(1949—1978)”“永远听党话,跟党走(1978—2020)。”每篇家书由原文、家书背景、信仰之光组成,并穿插相关人物照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
本书中收录的一封封家书,将波澜壮阔的中国共产党党史与新中国史以生动真挚的方式娓娓道来。一封封家书或长或短,有的语言朴素,有的满怀激情,在阅读中完全可以感受到家书的作者们,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和无畏牺牲的境界。正是坚定的信仰,在共产党人的心中生根发芽,他们才具有勇往直前的力量,为民族解放和复兴而鞠躬尽瘁。
书中的一封封家书,读来令人感慨无限。1921年春,中国共产党诞生前夕,17岁的任弼时自上海坐船,与刘少奇、萧劲光等一起,取道日本,赴苏联留学。出发之前,他给父亲任思度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写道:“只以人生原出谋幸福,冒险奋勇男儿事,况现今社会存亡生死亦全赖我辈青年将来造成大福家世界,同天共乐,此亦我辈青年人的希望和责任,达此便算成功。”他受先进思想的影响,以追求大多数人的幸福和社会进步为己任,寻求救国救民真理。
聂荣臻和任弼时一样,青年时期就寻求救国之道。他早年在法国勤工俭学,积极投身旅法学生运动,1922年转赴比利时就读于沙洛瓦劳动大学化学工程系。在此期间,他给国内的父母写信,信中写道:“所学何为?绝非一衣一食之自为计,而在四万万同胞之均有衣有食也。亦非自安自乐以自足,而在四万万同胞之均能享安乐也!此男素抱之志,亦即男视为终身之事业也。”年轻的聂荣臻把小我融入国家民族的大我之中,在家书中显示了将来为国家为民族不懈奋斗的气概,他的家书就如同一份革命宣言书,把自己的一生交给了党的事业。
赵一曼是优秀的女共产党员,“九一八事变”之后,她主动请缨到东北从事抗日武装斗争,最后被捕壮烈牺牲。1936年8月2日,她在临刑前给儿子连写两封篇幅不长的家书。她是革命者,也是一位母亲,在信中表达了自己没有尽到做母亲的责任,感到遗憾。但是在小家和大家的面前,她只能舍弃小家。面对死亡她并没有感到恐惧和害怕,在信中,她希望儿子“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母亲死后,我的孩子要代替母亲继续斗争,自己壮大成长,来安慰九泉之下的母亲!”写下两封家书后,赵一曼英勇就义,时年31岁。
孔繁森是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优秀援藏干部,为了建设西藏,他两次援藏,克服高原缺氧、身体不适等众多困难。在援藏过程中,他心里始终装着群众,投身工作、昼夜操劳。孔繁森任阿里地委书记后,不到两年时间里,全地区106个乡他跑了98个,行程8万多公里。1993年9月20日,他在住院期间,给刚考上大学的女儿孔玲写信。信中,他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告诫女儿要学会独立生活,勤俭节约,树立明确的奋斗目标。希望女儿“尽早成为一个人格、素质俱佳的对社会有用的人。”他还写道:“我现在只能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党安排的岗位上踏踏实实地做点贡献。”孔繁森的家书虽然朴素无华,但却彰显出一名优秀党员实干苦干的崇高品质。
《我心永向党:家书里的百年信仰》一书中,每一封家书都令人动容,具有启示和教育意义。值得一提的是,书中还收录了2020年武汉战“疫”中党员医务工作者、基层干部的家书。在这些家书中,展现出新时代党员不畏生死、逆行出征、攻坚克难的战“疫”精神。家书是家庭成员之间坦诚交流的一种方式,每一封家书的作者都真诚地显示了自己的所思所感。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就是共产党员,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河东)